七夕

朝代: 唐诗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复制
完善
七夕-音频朗读
七夕的赏析一
白居易的《七夕》是一首描绘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抒发了对钟情男女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首句“烟霄微月澹长空”,诗人以烟霄、微月、长空等意象,勾勒出一幅七夕夜晚的宁静画面。一弯残月悬挂在夜空,显得孤独而凄凉,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提供了背景,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第二句“银汉秋期万古同”,诗人通过“银汉”和“秋期”两个词语,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与自然界银河天象的永恒状态相联系,表现出牛郎织女爱情的永恒和不变。同时,“万古同”三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永恒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这份爱情跨越时空的力量。 第三句“几许欢情与离恨”,诗人用“几许”表达了牛郎织女在短暂的相会中,既有欢情也有离恨。这句诗揭示了他们爱情的悲剧性质,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 末句“年年并在此宵中”,诗人以“年年”一词强调牛郎织女每年仅能相会一次的遗憾,而“此宵”则扣合题面七夕,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圆满呈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感慨和对钟情男女的同情。诗中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还能体会到诗人关注民生、关爱民众的情怀。
复制
七夕的赏析二
《七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为背景,抒发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别离的哀愁。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对七夕夜晚的描绘,展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欢情与离恨。 诗的开头两句“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描绘了七夕夜晚宁静而清冷的景象,微月挂在天空,银河在秋季显得格外明亮,这种景象象征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刻,也反映了时间的永恒和爱情的不朽。 接下来的“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两句,诗人通过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描写,表达了他们之间既有的欢乐也有的悲伤。这份复杂的情感每年只在七夕这一夜得以释放,增添了诗句的悲剧色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对七夕夜晚的描绘和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引用,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作为“诗魔”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的美学理念。
复制
七夕的赏析三
白居易的《七夕》是一首充满哀怨与离恨的诗篇,它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为题材,描绘了这对有情人一年一度相会的凄婉场景,抒发了诗人对钟情男女的深深同情。 首句“烟霄微月澹长空”,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一弯残月挂在高高的夜空,显得格外孤寂,这为牛郎织女七月初七的相会提供了背景,同时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读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也能从这句诗中感受到那份凄凉与孤独。 接着,“银汉秋期万古同”中,“秋期”二字暗扣题面,而“万古同”三字则强调了牛郎织女相会这一现象的永恒性。诗人通过“万古同”的表述,不仅表现了自然界银河天象的永恒状态,更强调了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深远影响。这句诗既是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描绘,也是对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这两句诗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相会情景的感慨。每年的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他们心中既有相聚的欢情,也有即将分离的离恨。这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深的哀怨。而诗人则对他们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感叹他们的命运多舛,相爱却不能相守。 白居易的《七夕》是一首充满哀怨与离恨的诗篇,它不仅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凄婉场景,也抒发了诗人对钟情男女的深深同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牛郎织女情感的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那份哀怨与离恨。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以及对有情人不能相守的深深遗憾。
复制
在轻烟缭绕的天空中,月亮淡淡的挂在高空,银河在秋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明亮,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牛郎和织女之间的欢乐与悲伤,每年都在七夕这一夜达到顶点。
复制
完善
烟霄:指天空中的轻烟和薄雾。 微月:指不太明亮的月亮。 银汉:指银河。 秋期:指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 欢情与离恨:指牛郎织女相聚时的欢乐和别离时的悲伤。
复制
完善
qi
xi
bai
ju
yi
yan
xiao
wei
yue
dan
chang
kong
yin
han
qiu
qi
wan
gu
tong
ji
xu
huan
qing
yu
li
hen
nian
nian
bing
zai
ci
xiao
zho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