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送人赴安西
朝代: 唐诗
作者:岑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复制
完善
送人赴安西-音频朗读
下载
送人赴安西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将士出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严肃态度和对将士们的敬佩之情。诗中情感深沉,意境壮阔,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将士英勇的赞美。 诗的开头两句“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描绘了将士们骑马携带武器,英姿飒爽地越过陇山。这里的“吴钩”是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而“翩翩”则形容将士们行动的轻盈和矫健。 接下来的“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两句,诗人表达了将士们出征的初衷是为了报效国家,而非追求个人的封侯拜相。这里的“小来”指年轻时,“报国”是为国家效力,“封侯”则是古代对功臣的封赏。 诗的后四句“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进一步描绘了将士们在边塞的艰苦生活和战斗的决心。他们远离家乡,只能在梦中思念万里之外的亲人,边塞的月光增添了他们的忧愁。诗人鼓励将士们要早日清除狡猾的敌人,不要让战争拖延到秋天,意味着要迅速结束战争,恢复和平。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壮阔,通过对将士出征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严肃态度和对将士们的敬佩之情。这首诗体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的美学理念。
复制
送人赴安西的赏析二
岑参的《送人赴安西》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边塞的深情祝愿与殷切期望。此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友人骑马西行的英勇形象,并寄予了深切的爱国情感和壮志豪情。 首联“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诗人以“上马带吴钩”描绘了友人的英勇形象,吴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象征着英勇与威武。而“翩翩度陇头”则展现了友人骑马西行的轻盈与矫健,陇头指的是边塞之地,这里既点明了友人的目的地,也暗含了边塞的艰辛与危险。 颔联“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诗人直接表达了友人的爱国情怀。友人从小便立志报国,并非为了追求封侯拜相的个人荣耀。这里的“小来”与“不是”形成对比,突出了友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颈联“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诗人以“万里乡为梦”表达了友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万里之遥的家乡只能成为梦中的景象,令人倍感凄凉。而“三边月作愁”则描绘了边塞月夜的寂寥与忧愁,三边指的是边塞之地,这里的月色更添一份苍凉与孤寂。 尾联“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平定边患,清除狡猾的敌人,不要让战事拖延到秋天。这里的“早须”与“无事”形成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与鼓励,也暗含了对战事的担忧与期待。 整首诗中,岑参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将送别与报国、思念与豪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对边塞风光的渲染,展现了友人的英勇与豪情;同时,他也通过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在岑参的笔下,送别不再仅仅是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更是一种对友人的鼓励与期望,一种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复制
送人赴安西的赏析三
岑参的《送人赴安西》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赴边疆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充满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热切期望和深深祝福。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友谊。 首联“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诗人以友人即将上马启程为开篇,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壮丽的送别场景。吴钩,是古代一种锋利的兵器,象征着英勇与豪情。翩翩,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骑马前行的矫健与优雅。陇头,是边塞的代名词,友人即将从这里出发,奔赴遥远的安西。这里的描绘既体现了友人的英勇与豪情,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边塞生活。 颔联“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诗人直接点明了友人的志向与抱负。友人从小就立志报国,而非仅仅追求个人的封侯拜相。这里的“小来”与“不是”形成鲜明对比,既强调了友人志向的远大与坚定,也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佩与赞赏。 颈联“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诗人转而描绘友人在边塞的生活。万里之遥的故乡只能成为梦中的景象,而边塞的明月则常常引发无尽的忧愁。这里的“万里”与“三边”既表现了边塞的遥远与荒凉,也暗示了友人在那里可能会面临的孤独与艰辛。然而,尽管如此,友人依然义无反顾地前往,这更凸显了他的英勇与坚定。 尾联“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诗人以期望与祝福作为结尾,希望友人能早日清除狡猾的敌人,不要拖延至秋天。这里的“早须”与“无事”形成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热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对边塞战事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中,岑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将送别与报国之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对边塞生活的想象,展现了友人英勇、坚定、高尚的形象。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祝福与期望,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友谊。 在结构上,这首诗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首联描绘送别场景,颔联揭示友人志向,颈联想象边塞生活,尾联表达期望与祝福。每一联都紧扣主题,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总的来说,岑参的《送人赴安西》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复制
将士们骑马携带吴钩,英姿飒爽地越过陇山。 他们年轻时就想要报效国家,并不是出于对封侯拜相的渴望。 远离家乡,只能在梦中思念万里之外的亲人,边塞的月光增添了他们的忧愁。 要早日清除狡猾的敌人,不要让战争拖延到秋天。
复制
完善
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 陇头:指陇山,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封侯:古代对功臣的封赏,成为诸侯。 三边:指边塞的三个方向,东、西、北。 黠虏:指狡猾的敌人。
复制
完善
song
送
ren
人
fu
赴
an
安
xi
西
cen
岑
shen
参
shang
上
ma
马
dai
带
wu
吴
gou
钩
,
pian
翩
pian
翩
du
度
long
陇
tou
头
。
xiao
小
lai
来
si
思
bao
报
guo
国
,
bu
不
shi
是
ai
爱
feng
封
hou
侯
。
wan
万
li
里
xiang
乡
wei
为
meng
梦
,
san
三
bian
边
yue
月
zuo
作
chou
愁
。
zao
早
xu
须
qing
清
xia
黠
lu
虏
,
wu
无
shi
事
mo
莫
jing
经
qiu
秋
。
复制
完善
岑参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逢入京使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