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谷口招郑鄠

朝代: 唐诗     作者:岑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复制
完善
高冠谷口招郑鄠-音频朗读
高冠谷口招郑鄠的赏析一
寻访不遇:首句“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表达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道士,但未能见到的遗憾。 自然景色:第二句“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描绘了山中涧边的花朵在傍晚的雨中绽放,潭边的树木在春天的云彩中显得温暖,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人迹罕至:接下来的“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通过“稀人迹”和“鹿群”两个意象,表现了山中环境的幽静和与世隔绝。 隐居生活:最后两句“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描绘了道士的隐居生活,衣裳和枕席都笼罩在山间的云雾之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复制
高冠谷口招郑鄠的赏析二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诗人来到高冠谷口,本是为了拜访他的朋友郑鄠,但到达之后却发现空荡荡的书斋里不见朋友的身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能如期相见的失望和怅然。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这两句描绘了谷口的自然景色。在山涧中,花朵在傍晚的细雨中显得更加鲜艳,而水潭边的树木则在春天的云雾中显得温暖而生机勃勃。这里的“然”字,赋予了涧花一种静态的美,而“暖”字则给人以春意融融的感觉。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诗人描述了朋友居所的宁静与幽深。门前的小径很少有人走过,屋檐下的山峰则有成群的鹿儿悠闲地觅食。这种静谧的环境与鹿群的和谐画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访之地的清幽。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室内的景象,诗人的衣裳和枕席都被山间升腾的碧色雾气所笼罩,形成了一幅朦胧而宁静的画面。这里的“山霭”和“碧氛氲”不仅营造了一种朦胧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高冠谷口的自然美景,也流露出诗人对朋友未能相见的遗憾和对隐居生活的羡慕。诗中的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淡雅而宁静的艺术境界。
复制
高冠谷口招郑鄠的赏析三
首联“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诗人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自己的行动和目的,即来谷口访友。然而,友人却不在,只留下空斋,这使得诗人略感失望。然而,这种失望并未让诗人感到沮丧,反而使他开始仔细观察并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 颔联“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涧边的花儿在暮雨中显得格外娇艳,潭边的树木则在春云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颈联“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居所的清幽和宁静。门前的小径少有人迹,檐下的山峰则有鹿群出没,这种宁静的环境更增添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向往。 尾联“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诗人以衣裳和枕席为媒介,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使得整个居所都充满了山霭的碧绿和湿润的气息。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诗人在访友不遇的情况下,并未感到沮丧,反而通过欣赏自然景色,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情感状态,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主题。
复制
我来到山口,想要拜访你,却发现你的房间空无一人。 山涧边的花朵在暮雨中显得格外鲜艳,潭边的树木在春云中显得温暖。 门前的小路上人迹罕至,屋檐下的山峰旁有鹿群在悠闲地吃草。 你的衣裳和枕席都被山间的云雾笼罩,给人一种宁静而超然的感觉。
复制
完善
谷口:山口。 空斋:指道士居住的简朴房间。 涧花:山涧边的花朵。 然:同“燃”,此处指花朵在雨中显得格外鲜艳。 潭树:潭边的树木。 门径:门前的小路。 檐峰:屋檐下的山峰。 山霭:山间的云雾。
复制
完善
gao
guan
gu
kou
zhao
zheng
hu
cen
shen
gu
kou
lai
xiang
fang
访
kong
zhai
bu
jian
jun
jian
hua
ran
mu
yu
tan
shu
nuan
chun
yun
men
jing
xi
ren
ji
yan
feng
xia
lu
鹿
qun
yi
shang
yu
zhen
xi
shan
ai
bi
fen
yun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