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凉州尹台寺

朝代: 唐诗     作者:岑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复制
完善
登凉州尹台寺-音频朗读
登凉州尹台寺的赏析一
首句“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描绘了边塞之地的春天来得较晚,三月半时梨花才刚刚开放,给人一种边塞春色迟来的意象。 第二句“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表明诗人在游春过程中,先是与老僧共餐,随后登上夫人台,展现了游春活动的一部分。 音乐与自然:接下来的“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在游春时的愉悦心情,清唱声使云彩都不愿离去,而弹奏的琴弦声则引来了凉爽的风。 最后两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使用了“山公”的典故,山公即山简,晋代名士,以豪饮著称。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游春尽兴,饮酒至醉,归途时的豪放态度。
复制
登凉州尹台寺的赏析二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地区春天的景象。在胡地(边疆地区)的三月中旬,梨花终于开始绽放,宣告了春天的到来。这里的“今始开”表达了边塞春天来临的晚和缓慢,与内地相比,边塞的春天总是迟到。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诗人因为吃了老僧的饭,便有了闲暇和心情去攀登“夫人台”。这里的“夫人台”可能是指当地的一个名胜古迹,诗人在此游赏,享受宁静的时光。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在夫人台上,诗人或许听到了清脆的歌声,歌声悠扬,仿佛云彩都被吸引,不愿离去。同时,弹弦的音乐伴随着风声,给人以清爽和畅快的感觉。“风飒来”形容风声轻柔,与音乐相得益彰。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应须一倒载”是指诗人心情畅快,仿佛要倒载而行,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山公”可能是指山中的隐士或者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山简,他以豪放不羁著称。诗人通过“还似山公回”来表达自己在这种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中,也仿佛变成了一个超然物外、不受俗世束缚的隐士。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春景的描绘和对诗人生活的叙述,展现了边塞地区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在此中的悠然自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复制
登凉州尹台寺的赏析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胡地三月半时,欣赏梨花初开的美景,并在寺庙中用餐,登上夫人台欣赏表演的情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春天和当地的风俗文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联“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诗人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胡地三月半,梨花才刚刚开始绽放。这里的“胡地”二字,既表明了地域特色,也透露出一种异域风情。梨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它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清新淡雅的色彩。 颔联“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寺庙中用餐,并登上夫人台欣赏风景的情景。这里的“老僧”和“夫人台”都是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既展现了边塞的风土人情,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颈联“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夫人台上的表演。清唱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连云彩都被吸引得驻足不前;弹弦的声音则伴随着飒飒的风声,更增添了表演的韵味和动感。 尾联“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诗人用山公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沉醉于这种闲适生活中的情感。“一倒载”即醉倒之意,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山公一样,醉倒在这美丽的春天和悠扬的清唱中,尽享人生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边塞春天的美景和当地的风俗文化,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复制
在边塞之地,三月已经过半,梨花这才刚刚盛开。 我跟随一位老僧人共进斋饭后,又登上了夫人台。 清脆的歌唱声让云彩都不愿离去,弹奏的琴弦声引来了凉爽的风。 我应该要尽情地醉倒,就像古代的山公那样豪放地返回。
复制
完善
胡地:古代对北方或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 夫人台:古代地名,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或建筑。 清唱:清脆悦耳的歌唱。 弹弦:弹奏乐器。 飒来:形容风声飒飒地吹来。 倒载:形容醉酒后颠倒的状态。 山公:指山简,晋代名士,以豪饮著称。
复制
完善
deng
liang
zhou
yin
tai
si
cen
shen
hu
di
san
yue
ban
li
hua
jin
shi
kai
yin
cong
lao
seng
fan
geng
shang
fu
ren
tai
qing
chang
yun
bu
qu
dan
xian
feng
sa
lai
ying
xu
yi
dao
zai
hai
shi
shan
gong
hu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