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朝代: 唐诗     作者:常建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 一作:竹)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 一作:俱寂;但余 一作:惟余)

复制
完善
题破山寺后禅院-音频朗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漫步于古寺之中,感受自然与禅意的和谐。诗中“清晨入古寺”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给人以宁静之感。“初日照高林”用阳光与树林的对比,展现了寺庙的幽深与神秘。“曲径通幽处”和“禅房花木深”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美丽,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用自然景象引发人的内心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禅意的追求。最后,“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寺庙的钟磬声作为结尾,强调了寺庙的宁静与神圣,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复制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赏析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曲径通幽处”和“禅房花木深”两句,形象地表现了寺庙的幽静与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而“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清净。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复制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人以清晨的古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禅宗思想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初日照高林”一句,用初升的阳光与高大的树林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而“曲径通幽处”则通过曲折的小径,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更加幽深的境界。诗的后半部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通过对山光和潭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最后,“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寺庙的钟磬声作为结尾,强调了禅宗的宁静与超脱,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复制
早晨我走进古老的寺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树林。曲折的小径通向幽深的地方,僧侣修行的房间周围花木茂盛。山光使鸟儿感到愉快,水潭中的倒影让人的心灵变得空旷。所有自然界的声音在这里都静下来,只剩下寺庙里钟磬的声音。
复制
完善
清晨:早晨,天刚亮的时候。 入:进入。 古寺:古老的寺庙。 初日:初升的太阳。 高林:高大的树林。 曲径:曲折的小径。 通幽处:通往幽静的地方。 禅房:僧侣修行的房间。 花木深:花木茂盛,形容环境幽深。 悦:使…愉快。 鸟性:鸟的本性,这里指鸟的自由快乐。 潭影:水潭中的倒影。 空人心:使人的心灵变得空旷、宁静。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此都寂:这里指所有声音都静下来。 钟磬音:寺庙中敲击钟磬的声音。
复制
完善
ti
po
shan
si
hou
chan
yuan
chang
jian
qing
chen
ru
gu
si
chu
ri
zhao
gao
lin
qu
jing
tong
you
chu
chan
fang
hua
mu
shen
(
qu
yi
zuo
zhu
)
shan
guang
yue
niao
xing
tan
ying
kong
ren
xin
wan
lai
ci
dou
ji
dan
yu
zhong
qing
yin
(
dou
ji
yi
zuo
ju
ji
dan
yu
yi
zuo
wei
yu
)
复制
完善

常建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