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题乌江亭
朝代: 唐诗
作者:杜牧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复制
完善
题乌江亭-音频朗读
下载
题乌江亭的赏析一
杜牧的《题乌江亭》是一首以历史为鉴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项羽乌江自刎的史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胜败、英雄气概和机遇把握的看法。 首句“胜败兵家事不期”,诗人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难以预料。这里的“不期”意味着战争的胜负具有不确定性,是兵家必须面对的现实。 次句“包羞忍耻是男儿”,诗人强调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够忍受失败和羞辱。这里的“包羞忍耻”是对英雄气概的一种诠释,认为在面对挫折时,应当保持坚韧和毅力。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诗人提到江东地区人才辈出。这里的“江东子弟”指的是江南地区的年轻人,而“多才俊”则表明了他们的才华和潜力。 尾句“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人设想项羽如果能够返回江东,重整旗鼓,结果尚未可知。这里的“卷土重来”意味着重新聚集力量,再次挑战,而“未可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开放性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项羽乌江自刎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胜败、英雄气概和机遇把握的深刻认识。诗中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和“包羞忍耻是男儿”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赏。而“江东子弟多才俊”和“卷土重来未可知”则展现了诗人对人才和机遇的重视,以及对历史可能性的想象。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杜牧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还能够体会到他对英雄人物的理解和同情。诗人并非简单地批评项羽的失败,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了胜败的因素,以及对英雄机遇的把握。这首诗体现了杜牧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复制
题乌江亭的赏析二
杜牧的《题乌江亭》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楚汉相争时期项羽自刎乌江的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胜败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英勇不屈精神的赞颂。 首句“胜败兵家事不期”,诗人开篇即点明胜败乃兵家常事,难以预料。这既是对历史的客观陈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战争中,胜败往往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战略、战术、士气、天气等,而这些因素都是难以完全掌控的。因此,诗人提醒人们,不应过分执着于胜败,而应有平常心对待。 次句“包羞忍耻是男儿”,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作为男子汉应有的气度和胸襟。在面对失败和屈辱时,大丈夫应能屈能伸,忍受暂时的羞辱和困难,以图东山再起。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是战争中的必需品质,也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支撑。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诗人以江东子弟的才俊众多为例,说明项羽并非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江东地区人才辈出,如果项羽能够忍辱负重,重新集结力量,未尝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一描写既是对项羽的惋惜,也是对英勇不屈精神的赞颂。 最后一句“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人以设问的方式结束全诗,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项羽若能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其未来究竟如何,确实难以预料。这种开放式的结尾,既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想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项羽自刎乌江的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胜败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英勇不屈精神的赞颂。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不断寻求新的机遇和可能。
复制
题乌江亭的赏析三
《题乌江亭》是杜牧的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的咏叹,表达了自己对胜败得失、历史变迁的独到见解。 首句“胜败兵家事不期”,诗人开门见山,直接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难以预料。这一句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总结,也是对项羽失败的一种客观评价。诗人没有一味地批判项羽,而是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战争和胜败的复杂性。 次句“包羞忍耻是男儿”,诗人进一步提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能够包羞忍耻,有承受失败和屈辱的能力。这是对项羽未能忍辱负重、自刎乌江的一种批评,也是诗人对男性品质的一种期许。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诗人借江东子弟的才俊,暗示项羽若能回到江东,重新招兵买马,未尝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是对项羽未能充分利用资源、轻率放弃生命的一种惋惜。 最后一句“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人以一种假设的语气,指出项羽若能卷土重来,胜负尚难预料。这一句既是对项羽的一种安慰,也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感慨。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是由无数可能性构成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不代表终结,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和改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咏史来抒发诗人对胜败得失、历史变迁的独到见解。诗人没有简单地批判或赞美项羽,而是以一种更宏观、更深入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意义。
复制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预料,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 江东子弟大多是才华横溢的俊杰,若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谁说得定未来的胜败呢?
复制
完善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船等他渡江,项羽却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然后自刎而死。 兵家:军事家,这里指用兵的谋略。 不期:难以预料。 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辱的胸襟气度。 江东:指长江下游江东地区,为项羽起兵之地。 才俊:才能出众的人。 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复制
完善
ti
题
wu
乌
jiang
江
ting
亭
du
杜
mu
牧
sheng
胜
bai
败
bing
兵
jia
家
shi
事
bu
不
qi
期
,
bao
包
xiu
羞
ren
忍
chi
耻
shi
是
nan
男
er
儿
。
jiang
江
dong
东
zi
子
di
弟
duo
多
cai
才
jun
俊
,
juan
卷
tu
土
chong
重
lai
来
wei
未
ke
可
zhi
知
。
复制
完善
杜牧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秋夕
· 江南春
· 阿房宫赋
· 泊秦淮
· 山行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