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小儿垂钓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小孩垂钓的画面。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小孩的外貌,而是通过“蓬头”和“稚子”这两个词,让读者感受到小孩的天真和可爱。诗中的“侧坐莓苔草映身”一句,不仅描绘了小孩的动作,还巧妙地运用了“草映身”来表现小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两句,通过小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他对钓鱼的专注和对自然的敬畏。
小儿垂钓的赏析二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对小孩垂钓场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和悠闲的生活态度。小孩对钓鱼的专注,以及他对路人的不理睬,都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周围环境的尊重。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保持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小儿垂钓的赏析三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动态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小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的“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不仅表现了小孩的天真,也体现了他对钓鱼的认真态度。这种认真和专注,是诗人对小孩性格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专注和热爱的颂扬。
译文
一个头发散乱的小孩在河边学习钓鱼,他侧身坐在长满苔藓的河边,周围是茂密的草丛。当有路人向他询问方向时,他远远地挥动着小手,因为他担心说话会惊扰到水中的鱼儿,所以他没有回答路人。
注释
蓬头:形容头发散乱,没有梳理。稚子:小孩子。垂纶:垂钓。侧坐:侧身坐着。莓苔:苔藓植物,这里指河边的苔藓。草映身:草的影子映在身上。路人:过路的人。借问:询问。遥招手:远远地招手示意。怕得:恐怕,担心。惊:惊扰。不应人:不回答人。
拼音
小儿垂钓-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