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

朝代: 唐诗     作者:王维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复制
完善
过香积寺-音频朗读
过香积寺的赏析一
《过香积寺》描绘了诗人探访深山中的香积寺的经历。诗中不仅展现了寺庙周围幽静的自然环境,还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王维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寺庙图景,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表达了诗人对于香积寺的陌生感,以及寺庙隐于高山云雾之中的神秘感。接下来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穿行的场景,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的小径,以及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钟声,增添了一种幽静和神秘的气氛。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诗人以泉声和日色为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泉水在石头间流淌的声音和阳光照射在青松上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禅意。最后,“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以薄暮时分的宁静潭水和修行者安坐禅修的形象作结,寓意着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复制
过香积寺的赏析二
王维的《过香积寺》是一首描绘香积寺神秘幽静的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王维以游览香积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山林景象,同时表达了对佛法的感悟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表达了诗人对香积寺的陌生感。诗人不知道香积寺的具体位置,只能沿着山路深入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 颔联“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进一步描绘了香积寺所在的山林环境。古木参天,没有人行的小路,深山之中传来隐约的钟声,展现了香积寺的幽静和神秘。 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描绘了香积寺附近的自然景观。泉水在危石间潺潺流淌,阳光透过松林投下冷冷的阴影,展现了山林的静谧和清冷。 尾联“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在薄暮时分,诗人静坐于空潭之畔,通过安禅来制服心中的毒龙,意指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达到心灵的宁静。
复制
过香积寺的赏析三
王维的《过香积寺》是一首描绘山寺幽深静谧、禅意浓厚的诗篇。诗人以细腻入微的笔触,生动展现了香积寺的自然美景与禅修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向往与体悟。 首联“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诗人开篇即言自己对香积寺的陌生与好奇,随后以“数里入云峰”描绘了寺庙的所在之地——高入云端的山峰之中。这样的描绘不仅为全诗定下了高远、神秘的基调,也暗示了香积寺的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特质。 颔联“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诗人进一步描绘香积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的小径蜿蜒曲折;深山之中,不知何处传来的钟声悠悠回荡。这里的“古木”与“深山”都是对寺庙环境的渲染,而“无人径”与“何处钟”则增添了寺庙的神秘与幽深。 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诗人用“泉声咽危石”描绘出泉水在岩石间艰难流淌的声音,仿佛是在低咽;而“日色冷青松”则描绘出阳光照射在青松上的清冷之感。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展现了香积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也通过“咽”与“冷”等字眼的运用,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冷峻。 尾联“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人以薄暮时分、空潭曲径为背景,描绘了禅修者在此安禅入定的场景。这里的“安禅制毒龙”既是对禅修者功力的赞美,也是对佛法能够降服一切烦恼的隐喻。整首诗在这一联达到了高潮,将自然景色与禅修氛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香积寺自然环境的描绘和禅修氛围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体悟。诗人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禅修氛围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静谧、神秘、高远的气息。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魅力——善于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
复制
我并不知道香积寺的具体位置,只是不断地深入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 在那些古老的树木下,没有人烟的小径上,我听到了深山中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钟声。 山泉在险峻的石头间流淌,发出呜咽的声音,阳光照在青松上,给松树带来了一丝凉意。 当傍晚时分,我在清澈见底的潭水边静坐,安心地修行,以控制内心的烦恼。
复制
完善
香积寺:唐代的一座著名寺庙,位于深山之中。 云峰:指山峰高耸入云。 古木: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无人径:指人迹罕至的小路。 危石:险峻的石头。 薄暮:傍晚时分。 空潭:指潭水清澈见底。 安禅:指安静地坐禅,修行。 毒龙:佛教中常以毒龙比喻人的烦恼和贪嗔痴等烦恼。
复制
完善
guo
xiang
ji
si
wang
wei
bu
zhi
xiang
ji
si
shu
li
ru
yun
feng
gu
mu
wu
ren
jing
shen
shan
he
chu
zhong
quan
sheng
yan
wei
shi
ri
se
leng
qing
song
bo
mu
kong
tan
qu
an
chan
zhi
du
lo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