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行

朝代: 唐诗     作者:李白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复制
完善
北风行-音频朗读
北风行的赏析一
这首《北风行》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之手,全诗通过对寒冷边塞地区恶劣气候和思妇愁怨的描写,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首句“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以烛龙栖息的极北之地为引子,描绘了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有烛龙的光亮照耀的奇异景象。这种环境设定不仅为全诗奠定了寒冷、荒凉的基调,也暗示了后文所要描述的艰苦生活。 接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一句反问,进一步突出了北地的严寒和荒芜。北风呼啸,似乎连天都被其震撼,更凸显出此地的孤寂和冷酷。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燕山雪花的巨大,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北地的严寒气候。雪花如席般飘落,覆盖了整个轩辕台,这样的场景不仅令人感到寒冷,也让人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述一位思妇的生活。她在寒冷的十二月里,停歌罢笑,双眉紧锁,显然是在思念着远在前线征战的丈夫。她倚门望着行人,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这样的描写,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最后几句“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诗人通过描绘思妇家中的遗物——丈夫留下的箭袋和箭,以及她因不忍见物思人而将其焚毁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思妇的愁怨和痛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不满和愤恨。结尾一句“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既是对战争无尽的痛恨,也是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深同情。 总的来说,李白的《北风行》是一首充满了深情厚意的诗歌,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和深入骨髓的情感表达,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复制
北风行的赏析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这两句诗描绘了北方的严寒景象。烛龙栖寒门,形容北方的寒冷,连烛龙都栖息在寒冷的地方。光曜犹旦开,则表达了即使在严寒中,阳光依然照耀。这两句诗通过对烛龙和光曜的描绘,展现了北方的寒冷和阳光的坚韧。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这两句诗表达了北风的威力。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意味着日月的光芒也无法驱散北风的寒冷。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则形容北风怒号着从天边吹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日月的描绘,展现了北风的猛烈和威力。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两句诗描绘了燕山的雪景。燕山雪花大如席,形容燕山的雪花巨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则表达了雪花一片片飘落在轩辕台上。这两句诗通过对燕山雪花的描绘,展现了雪景的壮观和美丽。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这两句诗表达了幽州思妇的悲伤。幽州思妇十二月,意味着在寒冷的十二月,幽州的妇女们停止了歌唱和欢笑。停歌罢笑双蛾摧,则形容她们因为悲伤而皱起了眉头。这两句诗通过对幽州思妇的描绘,展现了她们对亲人的思念和悲伤。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这两句诗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倚门望行人,意味着思妇倚在门前望着行人,希望丈夫能回来。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则表达了思妇对丈夫在长城上苦寒生活的同情和哀伤。这两句诗通过对思妇和长城的描绘,展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对丈夫辛苦生活的同情。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这两句诗描绘了丈夫出征时的情景。别时提剑救边去,意味着丈夫在离别时拿起剑去边疆救援。遗此虎文金鞞靫,则形容丈夫留下了带有虎纹的金色铠甲。这两句诗通过对提剑和虎文金鞞靫的描绘,展现了丈夫的英勇和忠诚。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这两句诗描绘了丈夫留下的箭。中有一双白羽箭,意味着铠甲中有一对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则表达了箭被遗忘在角落,蜘蛛在上面结网,布满了尘埃。这两句诗通过对白羽箭和蜘蛛网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残酷。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丈夫战死的悲剧。箭空在,意味着箭仍然在那里,但人已经不在了。人今战死不复回,则表达了丈夫已经战死,无法再回来。这两句诗通过对箭和战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丈夫的哀悼。
复制
北风行的赏析三
这首诗开篇即展现出北地荒寒、风雪交加的景象,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地的严寒。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思妇的愁苦生活,进一步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思妇停歌罢笑,双眉紧锁,每日倚门盼望征夫归来,却只能见到北风中飘落的雪花和行人匆匆的身影。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更加鲜明。 诗人在描绘思妇的生活时,巧妙地穿插了对遗物——丈夫留下的箭袋和箭的描写。这些遗物不仅是思妇思念征夫的载体,也是诗人表达对战争痛恨的媒介。最后,诗人以“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作结,既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无奈,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是一首描绘北地风雪的佳作,也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表达人民疾苦的深刻诗篇。
复制
烛龙栖息在极北之地,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有烛龙发出的微光照亮四周。为何日月之光都照不到这里呢?只有那漫天的北风在怒吼,仿佛从天上刮来。燕山的大雪纷纷扬扬,雪花大得就像一张张竹席,它们被北风吹得四处飘散,有的还飘落到了轩辕台上。 在幽州的十二月,一位思妇心中满是忧愁。她停止了歌唱,也不再欢笑,整日双眉紧锁,愁容满面。她每天倚着大门,凝望着过往的行人,心中思念着远在边疆征战的丈夫。想到丈夫在长城一带忍受着严寒和苦难,她感到无比哀伤。 丈夫离别时,手提宝剑,决心拯救边疆,保卫国家。他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里面装着一对白羽箭。可是如今,箭袋和箭都还在,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经战死在边疆。思妇不忍再见到这些遗物,于是将它们焚烧成灰。 黄河再大,用土去填塞也终有填满之时;可是这北风吹刮着的雨雪和思妇心中的愁恨,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消除的啊!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体现了李白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复制
完善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居住在极北之地,能够照耀幽暗。 寒门:指极北之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轩辕氏所居之处,这里泛指北地的高台。 幽州:古地名,在今河北一带。 双蛾:指双眉。 别时提剑救边去:指思妇的丈夫离别时手持宝剑,前往边疆征战。 虎文金鞞靫:饰有虎纹的金色箭袋。 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呼啸,雨雪纷飞,思妇的恨意难以平息。
复制
完善
bei
feng
xing
li
bai
zhu
long
qi
han
men
guang
yao
you
dan
kai
ri
yue
zhao
zhi
he
bu
ji
ci
wei
you
bei
feng
hao
nu
tian
shang
lai
yan
shan
xue
hua
da
ru
xi
pian
pian
chui
luo
xuan
yuan
tai
you
zhou
si
fu
shi
er
yue
ting
ge
ba
xiao
shuang
e
cui
yi
men
wang
xing
ren
nian
jun
chang
cheng
ku
han
liang
ke
ai
bie
shi
ti
jian
jiu
bian
qu
yi
ci
hu
wen
jin
bing
cha
zhong
you
yi
shuang
bai
yu
jian
zhi
zhu
jie
wang
sheng
chen
ai
jian
kong
zai
ren
jin
zhan
si
bu
fu
hui
bu
ren
jian
ci
wu
fen
zhi
yi
cheng
hui
huang
he
peng
tu
shang
ke
sai
bei
feng
yu
xue
hen
nan
ca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