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示儿
朝代: 宋词
作者:陆游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复制
完善
示儿-音频朗读
下载
示儿的赏析一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一诗,全诗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对人世间的万事都无可挽回了,这一句看似平常,但“万事空”三字,意义却深沉,它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唯一感到悲哀的是自己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这种悲从中来之感,是诗人用血泪写出的。他心中的“悲”,是对国家分裂的深深忧虑和痛苦。 “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他坚信朝廷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这一句充满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 “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临终之际,仍然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一句中,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后代的期望都跃然纸上。 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复制
示儿的赏析二
《示儿》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诗,表达了他对国家未能统一的遗憾和对儿子的嘱托。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死后一切都将归于虚无。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则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分裂的悲痛和对统一的渴望。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军队收复失地的期望。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对儿子的遗言,希望儿子在国家统一之时,不忘在祭祀时告诉他这个消息。这首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后代的期望。
复制
示儿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是他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诗中表达了他对未能看到国家统一的遗憾和深深的爱国情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在这里,陆游表达了他对死亡的看法,即人死后万事皆空,但唯一让他感到悲哀的是,他未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这里的“九州同”指的是中国各地的统一,反映了陆游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期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陆游希望在他死后,当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他的子孙在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样的好消息告诉他。这不仅是他对国家的深深眷恋,也是他对子孙后代的嘱托,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自己的爱国之心,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陆游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也反映了他一生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遗憾。
复制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去后,一切事情都将成为虚空。我只是感到悲伤,因为我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等到国家的军队向北出征,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在家里举行祭祀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复制
完善
元知:原本知道。 万事空:一切事情都变得无关紧要。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代表整个国家。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指向北方平定。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这里泛指国家领土。 家祭:家中举行的祭祀活动。 乃翁:你的父亲,这里指陆游自己。
复制
完善
shi
示
er
儿
lu
陆
you
游
si
死
qu
去
yuan
元
zhi
知
wan
万
shi
事
kong
空
,
dan
但
bei
悲
bu
不
jian
见
jiu
九
zhou
州
tong
同
。
wang
王
shi
师
bei
北
ding
定
zhong
中
yuan
原
ri
日
,
jia
家
ji
祭
wu
无
wang
忘
gao
告
nai
乃
weng
翁
。
复制
完善
陆游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卜算子·咏梅
· 钗头凤·红酥手
·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 卜算子·咏梅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