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离果州作

朝代: 宋词     作者:陆游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复制
完善
临江仙·离果州作-音频朗读
临江仙·离果州作的赏析一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春光和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别离的哀愁。词中“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凋零共存的景象,暗示了美好与无常的并存。“春光还与美人同”则将春光与美人相提并论,增添了一份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下片“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而“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则反映了词人对情感表达的深刻理解。结句“水流云散各西东”和“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则以自然景物作比,加深了离愁别绪。
复制
临江仙·离果州作的赏析二
这是一首充满离别愁绪与深深感慨的词作。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 上阕主要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感受。“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开篇两句便通过鸠鸟的啼鸣和春雨的滋润,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同时也为下文的离别情绪做了铺垫。接着,“春光还与美人同”一句,则直接将春光与美人相联系,用春光的美好来象征美人的青春和美丽,但这样的美好却即将因为离别而消逝。随后,“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两句,直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尽管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眷恋,但分别的时刻却来得如此匆忙。 下阕则进一步抒发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感慨。“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这两句通过对比真情与怨句的难易程度,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感慨。他认为真情是容易表达的,但真正的怨愁却难以用文字来精确描述。接着,“水流云散各西东”一句,用自然界的水流和云的飘散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既形象又生动。最后,“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两句,通过描绘离别后的场景,再次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花院中的月光、柳桥上的风,都成为了词人深深的思念和回忆。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感慨。
复制
临江仙·离果州作的赏析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离别景象,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之痛的感叹。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开篇两句便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末景象。鸠鸟的叫声催生了新绿,燕子衔泥筑巢时带走了最后一抹残红。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接下来,词人将春光与美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他们倾心相谈,依依不舍,然而分别的时刻却匆匆而至,让人感到无尽的遗憾和不舍。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这两句词人感叹真情易表,但表达离愁别绪的怨句却难以写得工整。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词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会和难以言表的苦楚。 “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最后三句,词人以景结情,将离别的痛苦融入到对景色的描绘之中。水流云散,象征着各奔东西的离别;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则描绘出了一幅凄美而孤寂的夜景。这些景色与词人的心境相互映衬,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总体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春末夏初的离别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之痛的感叹。同时,词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复制
春雨促使新芽变绿,燕子筑巢的泥土收集起凋落的残花。春光与美人一样短暂而美丽。我们空有深情的交谈,却不得不匆忙分别。曾以为表达真挚的情感很容易,哪知道写出哀怨的诗句却更难。像流水和云彩一样,我们各自东西分散。月光洒在半个走廊的花院,风吹过我戴着帽子走过的柳树桥。
复制
完善
鸠雨:春雨,鸠即布谷鸟,常在春天啼鸣,这里指春天的雨。 燕泥:燕子筑巢时所用的泥土。 分袂:离别。 论心:谈心,指深入交谈。 空眷眷:空有深情厚意。 怨句:表达哀怨情绪的诗句。 工:精细,巧妙。
复制
完善
lin
jiang
xian
·
li
guo
zhou
zuo
lu
you
jiu
yu
cui
cheng
xin
lyu
绿
yan
ni
shou
jin
can
hong
chun
guang
hai
yu
mei
ren
tong
lun
xin
kong
juan
juan
fen
mei
que
cong
cong
zhi
dao
zhen
qing
yi
xie
na
zhi
yuan
ju
nan
gong
shui
liu
yun
san
ge
xi
西
dong
ban
lang
hua
yuan
yue
yi
mao
liu
qiao
fe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