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九歌·礼魂
朝代: 其他
作者:屈原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复制
完善
九歌·礼魂-音频朗读
下载
九歌·礼魂的赏析一
这段文字出自屈原的《九歌·礼魂》,是《九歌》中的一篇送神曲。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赏析: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这两句描述了祭祀仪式的结束,鼓声齐鸣,标志着仪式的完成。接着,人们手持芭叶(一种植物叶,常用于古代舞蹈中),依次传递,代替了之前的舞蹈。这里的“芭”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道具,通过传递芭叶,象征着祭祀仪式的延续和传承。 “姱女倡兮容与”,这句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姱女)在祭祀仪式中领唱,她的仪态从容而优雅。这里的“倡”是领唱的意思,女子以优美的歌声和仪态,为祭祀仪式增添了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这两句用春兰和秋菊这两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来比喻祭祀仪式的永恒和不断。春兰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秋菊则代表秋天的坚韧与持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祭祀仪式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永恒和传承不息的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结束、舞蹈的传递、女子的领唱以及春兰秋菊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祭祀仪式的深厚感情和对生命永恒的美好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屈原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复制
九歌·礼魂的赏析二
《九歌·礼魂》作为《九歌》的结尾,其作用是送神,表达了对神灵的感激与不舍。诗中通过描述祭祀仪式的场景,如击鼓、舞蹈、歌唱等,展现了楚地祭祀活动的热闹与庄重。同时,“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一句,以春秋代序的自然景象,寓意祭祀的神圣与永恒,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复制
九歌·礼魂的赏析三
这首诗节选自屈原的《九歌·礼魂》,是《九歌》中的最后一篇,一般认为是祭祀礼赞之辞,主要描述了祭祀仪式的热烈和欢畅,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下面是对这段诗的赏析: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这两句描绘了祭祀仪式的高潮部分。祭祀仪式完成后,鼓声响起,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同时,手中的芭叶(或理解为一种祭祀用的道具)相互传递,象征着祝福和吉祥的传递。人们轮流起舞,场面热烈而庄重。 “姱女倡兮容与”,这句进一步描绘了舞蹈中的女性形象。姱女即美丽的女子,她们在舞蹈中领唱,面容和舞姿都显得从容而优雅。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也体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这两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春兰和秋菊分别代表春天和秋天的美好,它们的花期虽短,但每年都会盛开,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永恒和不断。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也表达了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热烈和欢畅,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屈原作为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刻思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复制
祭祀的礼仪完成,鼓声齐鸣,大家聚集在一起。 传递着花朵,轮流跳舞,美丽的女子领唱着歌曲,神态自若。 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愿这样的祭祀永远持续,直到地老天荒。
复制
完善
成礼:完成礼仪。 会鼓:集合击鼓,指祭祀活动中的鼓乐齐鸣。 传芭:传递花束,芭通“葩”,指花朵。 代舞:轮流跳舞。 姱女:美丽的女子。 倡:领唱或领舞。 容与:容貌和悦,指神态美好。 长无绝:永远不断绝。 终古:直到永远。
复制
完善
jiu
九
ge
歌
·
li
礼
hun
魂
qu
屈
yuan
原
cheng
成
li
礼
xi
兮
hui
会
gu
鼓
,
chuan
传
ba
芭
xi
兮
dai
代
wu
舞
;
kua
姱
nyu
女
chang
倡
xi
兮
rong
容
yu
与
;
chun
春
lan
兰
xi
兮
qiu
秋
ju
菊
,
zhang
长
wu
无
jue
绝
xi
兮
zhong
终
gu
古
。
复制
完善
屈原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离骚(节选)
· 九歌·国殇
· 九歌·湘夫人
· 九歌·东皇太一
· 九歌·云中君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