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朝代: 唐诗     作者:杜甫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复制
完善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音频朗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杜甫对诸葛亮的颂扬之作。诗人以崇敬的笔调描绘了诸葛亮的崇高形象和卓越成就。首句“诸葛大名垂宇宙”表明诸葛亮的名声如同宇宙般永恒。接着,“宗臣遗像肃清高”描绘了诸葛亮留给后世的庄严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形容诸葛亮的智谋和策略如同分割天下,其才智超越了时代,如同云中飞翔的鸟,独树一帜。而“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则是将诸葛亮与古代贤臣伊尹、吕不韦相提并论,同时暗示他在军事指挥上的才能超越了萧何和曹参。 最后两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表达了诸葛亮虽然有心恢复汉室,但命运多舛,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这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复制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崇敬之情。诗中提到诸葛亮的名声流传宇宙,其形象清高,以三分天下之策辅助刘备,展现出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遗憾,以及对其忠诚和牺牲精神的敬佩。
复制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高度赞颂。诗中通过描绘诸葛亮的英名、才智、忠诚与悲壮,展现了其伟大的一生。 首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直接点出了诸葛亮名垂千古,其形象肃穆清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颔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诗人用“三分割据”来概括诸葛亮在三国鼎立中的历史地位,而“纡筹策”则是对其卓越才智的赞誉。后半句“万古云霄一羽毛”,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诸葛亮的高洁和超凡,仿佛他是从万古云霄中飞翔下来的一只神鸟。 颈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诗人将诸葛亮与古代的贤相伊尹、吕尚相提并论,认为他的才智与这两位古代贤相不相上下。同时,诗中也提到,诸葛亮的指挥才能,使得古代的萧何、曹参都相形见绌。这是对诸葛亮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的极高评价。 尾联“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感叹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诸葛亮的壮志也难以实现。他决心以身报国,最后因军务繁忙而献身。这是对诸葛亮忠诚报国、鞠躬尽瘁精神的赞美,也透露出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 整首诗充满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伟大精神和历史地位。
复制
诸葛亮的大名传遍宇宙,其作为忠臣的遗像庄严肃穆。 他以三分天下的策略辅助刘备,千年之后仍如同一根轻盈的羽毛。 在伯仲之间,他的才能可与伊尹、吕尚相提并论,指挥若定,让萧何、曹参都相形见绌。 然而,时运变迁,汉室最终难以复兴,诸葛亮志向坚定,身死国灭,为国捐躯。
复制
完善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大名:盛名,大的名声。 垂宇宙:永恒如同宇宙。 宗臣:指诸葛亮,因其忠诚于国家,故称为宗臣。 遗像:遗留下来的像,指诸葛亮的形象。 肃清高:庄严、清高。 三分割据: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纡筹策:巧妙地制定策略。 万古云霄:超越时代,如同云中的飞鸟。 一羽毛:独一无二,如同鸟的羽毛。 伯仲之间:比喻诸葛亮与伊尹、吕不韦等古代贤臣的地位相当。 伊吕:指伊尹和吕不韦,古代著名的贤臣。 萧曹:指萧何和曹参,汉初的著名政治家。 运移汉祚:指汉朝的命运变迁。 志决身歼:意志坚定,但身体消亡。 军务劳:指诸葛亮为军事事务操劳。
复制
完善
yong
huai
怀
gu
ji
wu
shou
·
qi
wu
du
fu
zhu
ge
da
ming
chui
yu
zhou
zong
chen
yi
xiang
su
qing
gao
san
fen
ge
ju
yu
chou
ce
wan
gu
yun
xiao
yi
yu
mao
bo
zhong
zhi
jian
jian
yi
lyu
zhi
hui
ruo
ding
shi
xiao
cao
yun
yi
han
zuo
zhong
nan
fu
zhi
jue
shen
jian
jun
wu
lao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