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书事

朝代: 宋词     作者:黄庭坚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复制
完善
鄂州南楼书事-音频朗读
鄂州南楼书事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鄂州南楼所见的美景和所感的心情。诗的前两句“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南楼上,四周的山色和水光相接,一片翠绿的荷叶和荷花随风送来的香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凭栏十里”形容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很远的地方,而“芰荷香”则是指荷花的清香,这里的“十里”和“荷香”都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用以强调景色的壮美和香气的浓郁。 诗的后两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清风和明月是自然界的元素,诗人说它们“无人管”,意味着它们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而“并作南楼一味凉”则是说,清风和明月共同为南楼带来了一片清凉,这里的“一味凉”既指物理上的凉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黄庭坚诗歌中的清新、高远的艺术风格。
复制
鄂州南楼书事的赏析二
首句“四顾山光接水光”描绘了诗人站在南楼上,四周环视,山色与水色相互辉映的景象。这里的“四顾”表明诗人的视野非常开阔,山光和水光的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第二句“凭栏十里芰荷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凭栏远望,十里之内的荷花香气扑鼻而来。这里的“十里”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用以形容荷花香气的远溢和浓郁。 第三句“清风明月无人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清风和明月都是自然界的恩赐,它们的存在无需人为的管理和干预,自然而然地为人们带来凉爽和光明。 结尾句“并作南楼一味凉”是诗人对整体感受的总结。这里的“一味凉”不仅指清风明月带来的凉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在南楼这个特定的空间,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无人管”和“一味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复制
鄂州南楼书事的赏析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鄂州南楼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四顾山光接水光”,诗人站在南楼上,放眼望去,山色与水光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这里的“四顾”表明诗人的视野开阔,所见景色壮阔。 第二句“凭栏十里芰荷香”,诗人依靠着栏杆,可以闻到远处飘来的菱角和荷花的香气,描绘出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色。 第三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诗人感受到清风和明月的凉爽,但这种凉爽似乎没有人能够管理,它们共同构成了南楼的一片清凉。这里的“无人管”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无主之感,以及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哀愁。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是黄庭坚诗歌中的佳作。
复制
站在南楼上四处望去,山色和水色相接,凭栏远眺,荷花的香气弥漫十里。清风和明月无人欣赏,它们共同构成了南楼的一片凉爽。
复制
完善
四顾:环顾四周,向四面八方看去。 山光:山的景色,指山的自然美。 接水光:与水的光泽相接,形容山水相连的美景。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 十里:形容一段很长的距离,这里指的是很远的地方。 芰荷:芰(jì)即菱角,荷即荷花,泛指水生植物。 香:香气,这里指的是荷花的清香。 清风:清新的风。 明月:明亮的月亮。 无人管:没有人去控制或干预,形容自然景色的自由和不受约束。 并作: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南楼:指诗中所描述的楼,可能是指鄂州的某个楼台。 一味凉:一种清凉的感觉,形容清风明月带来的凉爽感受。
复制
完善
e
zhou
nan
lou
shu
shi
huang
ting
jian
si
gu
shan
guang
jie
shui
guang
ping
lan
shi
li
ji
he
xiang
qing
feng
ming
yue
wu
ren
guan
bing
zuo
nan
lou
yi
wei
lia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