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朝代: 唐诗
作者:李贺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复制
完善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音频朗读
下载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大漠广阔无垠,沙粒洁白如雪;燕山之上,一弯明月高悬,仿佛一把锋利的弯钩。这种景色充满了苍凉和壮美,为后文描写骏马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期望和赞美。金络脑是马头上的贵重装饰品,象征着马的尊贵和优雅。诗人希望有一天能骑上这匹骏马,在清爽的秋天里奔驰,领略那份自由与豪迈。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马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色和骏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骏马和自由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何当”二字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这种情感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复制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的赏析二
边塞风光:“大漠沙如雪”开篇即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大漠的壮阔景象,沙子白得像雪一样。 月夜景色:“燕山月似钩”形容燕山(泛指北方边塞的山)上的月亮,弯弯的像一把银钩,增添了一种边塞特有的孤寂和冷峻。 骏马形象:“何当金络脑”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向往,金络脑是指用金子装饰的马笼头,象征着马的高贵和勇猛。 驰骋愿望:“快走踏清秋”描绘了骏马在秋天的草原上快速奔跑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对自由和力量的渴望。
复制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以苍茫雄健的笔触,描绘了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渲染了边疆战场的悲壮气氛。首句“大漠沙如雪”中,“大漠”即北方的大沙漠,这里敝指我国西北部的边塞。“沙如雪”写其颜色惨白,又给人以寒冷之感,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寒冷。次句“燕山月似钩”,写的也是边塞之景,但描写的对象却是天上的月。燕山在今河北省的北部,地势险要,是古代边塞重地。诗人将弯弯的月牙比作战马的钩状武器,既突出了月光的皎洁,又照应了下文的骏马,描绘出骏马在月夜下驰骋的壮丽图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愤慨之情。其中“金络脑”即马笼头,是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重用。“快走”即迅速奔跑,意思是希望骏马能配上贵重的鞍具,在清秋时节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令人耳目一新。而“快走”的“走”字,虽虚写,却又写得很传神,生动地展现出骏马驰骋疆场的情景。这两句诗内涵丰富,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场的荒凉寒冷和骏马在月夜下驰骋的壮丽图景,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愤慨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饱满,富有艺术感染力。
复制
广袤的沙漠中,沙子白得就像雪一样,燕山之上,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银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儿装上金子装饰的笼头,让它在清爽的秋日里畅快地奔跑呢?
复制
完善
大漠:指广阔的沙漠地带。 燕山:泛指北方边塞的山。 金络脑:用金子装饰的马笼头。 快走:快速奔跑。
复制
完善
ma
马
shi
诗
er
二
shi
十
san
三
shou
首
·
qi
其
wu
五
li
李
he
贺
da
大
mo
漠
sha
沙
ru
如
xue
雪
,
yan
燕
shan
山
yue
月
shi
似
gou
钩
。
he
何
dang
当
jin
金
luo
络
nao
脑
,
kuai
快
zou
走
ta
踏
qing
清
qiu
秋
。
复制
完善
李贺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感春
· 夜坐吟
· 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 宫娃歌
· 追和柳恽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