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五

朝代: 唐诗     作者:李贺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复制
完善
南园十三首·其五-音频朗读
南园十三首·其五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两句诗中的“吴钩”是一种锋利的兵器,诗人用“带吴钩”象征从军出征,为国家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他向男子汉们发出呼吁,为什么不拿起武器,去收复那五十多个被敌人占领的州郡呢?这里,“五十州”是泛指唐朝的失地,实际数目远不止此。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强盛,土地能够完整。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了一个典故。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三清殿旁。诗人请那些主张文治的人到凌烟阁去看一看,那些开国功臣之中,有哪一个是书生出身而封侯拜相的呢?这里诗人以疑问的口气,说明书生无用,从反面衬托出投笔从戎的必要性。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心中的愤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既希望国家能够强盛,土地能够完整,又对自己怀才不遇、无法为国家效力的处境感到愤慨。整首诗充满了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复制
南园十三首·其五的赏析二
建功立业:“男儿何不带吴钩”以反问的语气,激励男儿应当携带武器,投身战场,建功立业。 收复失地:“收取关山五十州”表现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凌烟阁:“请君暂上凌烟阁”中的凌烟阁是唐代皇宫中的一座楼阁,这里用来象征功名和荣誉。 书生与万户侯:“若个书生万户侯”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只知读书而不知报国的文人,表达了诗人对实际行动的推崇。
复制
南园十三首·其五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两句诗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吴钩,是古代吴地所制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诗人自问自答,发出“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呼喊,体现出他内心对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渴望。同时,“收取关山五十州”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领土完整的关注,希望能够为国家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建筑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皇宫内三清殿旁。诗人邀请人们暂时登上凌烟阁,去看一看那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的画像。然后他问道:“哪里有一个书生曾经被封为万户侯呢?”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反问,暗示着在唐朝的功臣中,几乎没有书生出身的。但诗人却渴望自己能够打破这一传统,以一个书生的身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凌烟阁上的功臣。 整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于国家统一的关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对于个人才华的自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复制
男儿应当勇敢地拿起武器,去收复边关的五十个州郡。请您暂且登上凌烟阁,看看有哪个书生能够被封为万户侯呢?
复制
完善
吴钩:春秋时期吴国出产的一种弯刀,这里泛指武器。 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川。 五十州:指古代边关的多个州郡。 凌烟阁:唐代皇宫中的一座楼阁,用来陈列功臣的画像。 若个:哪个,这里的意思是“有哪个”。
复制
完善
nan
yuan
shi
san
shou
·
qi
wu
li
he
nan
er
he
bu
dai
wu
gou
shou
qu
guan
shan
wu
shi
zhou
qing
jun
zan
shang
ling
yan
ge
ruo
ge
shu
sheng
wan
hu
hou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