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朝代: 唐诗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复制
完善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音频朗读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写苦竹桥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危桥”、“幽径”、“疏林”等词语,勾画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这样的动作,展示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最后一句“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复制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的赏析二
这首诗以苦竹桥为中心,展开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诗中“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两句,不仅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还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应如竹子般坚韧不拔,内心谦虚。整首诗通过对苦竹桥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复制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的赏析三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是柳宗元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诗中通过“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等词句,展现了苦竹桥周围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诗中的“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而“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柳宗元自然诗作中的佳作。
复制
高高的桥横跨在幽静的小路上,曲折地穿过稀疏的树林。 竹笋破土而出,竹子的节显得格外坚硬。 轻盈的竹子怀抱着空心,象征着谦虚。 从高处向下看,可以看到细小的溪流,向上听,可以听到风声。 太阳在烟雾中显得参差不齐,山中的鸟儿发出嘈杂的叫声。 虽然这里没有重要的通道,但这里有足够的树荫供人休息。
复制
完善
危桥:指桥高而险。 幽径:指深幽的小路。 缭绕:环绕,曲折。 疏林:稀疏的树林。 迸箨:指竹笋破土而出。 苦节:指竹子的节。 轻筠:指轻盈的竹子。 虚心:指竹子空心,比喻谦虚。 俯瞰:从高处向下看。 涓涓:形容水流细小而不断。 仰聆:向上听。 萧萧:形容风声。 差池:不齐,参差。 烟日:指烟雾缭绕的太阳。 嘲哳:形容鸟鸣声。 要津:指重要的渡口或通道。 栖息:停留,居住。 馀阴:指树荫。
复制
完善
xun
gong
yuan
wu
yong
·
ku
zhu
qiao
liu
zong
yuan
wei
qiao
shu
you
jing
liao
rao
chuan
穿
shu
lin
beng
tuo
fen
ku
jie
qing
yun
bao
xu
xin
fu
kan
juan
juan
liu
yang
ling
xiao
xiao
yin
cha
chi
xia
yan
ri
zhao
zha
ming
shan
qin
liang
wu
yao
jin
yong
qi
xi
you
yu
yin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