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

朝代: 唐诗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复制
完善
种树郭橐驼传-音频朗读
种树郭橐驼传的赏析一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此文通过郭橐驼种树的事迹,阐述了养树和养人的道理,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首先,文章通过描述郭橐驼的命名、种树专长以及种树之道,为后文论述养人之理做了铺垫。郭橐驼因身体弯曲,行走时背部隆起像骆驼一样,所以被乡人称作“驼”。然而,他对此并不在意,反而欣然接受了这个名字,并专注于他的种树事业。他种的树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得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这种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树木生长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在阐述种树之道时,郭橐驼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他认为,种树的关键在于顺应树木的天性,给它们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然后就不要再过多地干涉。这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使得树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生长潜力,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接下来,文章通过对比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不同做法,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其他种树者往往过于关注树木的生长状况,频繁地移动、抚摸树木,甚至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检验树木的死活,摇动树根来观察土壤的疏松程度。然而,这些做法反而破坏了树木的生长规律,导致树木的生长状况日益恶化。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而引出了养人之理。郭橐驼认为,养人和种树是相通的。就像种树需要顺应树木的天性一样,养人也需要顺应人的天性。然而,当时的官吏却往往频繁发布命令,干涉百姓的生活,使得百姓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自己的生计和安宁。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养人的原则,也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不安。 因此,文章通过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寓理于事,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现象的深刻批判。
复制
种树郭橐驼传的赏析二
故事中的郭橐驼,因身体残疾,被乡人戏称为“橐驼”。然而,他却在种树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他所种植的树木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得旺盛,结果早且多。当被问及种树的秘诀时,郭橐驼回答说,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只是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不破坏它们的本性。他强调,种树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扰,让树木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 柳宗元通过郭橐驼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强求,不破坏事物的本性,这样才能使事物得以健康成长。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种树,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和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过于追求功利,破坏了事物的自然规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柳宗元通过这篇寓言,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美好。 此外,郭橐驼的故事还体现了柳宗元对于人才的重视。郭橐驼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在种树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这表明人才不应该被外貌或身份所限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柳宗元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尊重和珍视。 总之,《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通过郭橐驼种树的故事,柳宗元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尊重事物本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重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潜力。这篇寓言故事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复制
种树郭橐驼传的赏析三
寓言性质:文章通过郭橐驼这个虚构人物的种树技艺,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郭橐驼的驼背形象,象征着他与众不同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顺应自然:郭橐驼种树的成功,在于他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多事。这与柳宗元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相吻合。他认为,政治应该像种树一样,顺应自然,不违背规律。政治寓意:文章中,郭橐驼批评了那些烦琐扰民的官吏,认为他们的做法导致民众疲惫和痛苦。这体现了柳宗元对当时政治弊端的批判,尤其是对官吏扰民行为的反感。无为而治:郭橐驼的种树之道,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他不与人争利,而是让利益自然归之。这种不争的态度,正是无为而治的精髓。官民关系:文章通过郭橐驼的故事,反映了官民关系的问题。官吏频繁地下达命令,看似关心百姓,实则给百姓带来了麻烦。这反映了柳宗元对官民关系的看法,即官吏应该减少干预,让民众自由发展。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种树的故事,反映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对时政的批判。启示意义:这篇文章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是种树还是为政,都应该顺应自然,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管理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的来说,《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具有深刻政治寓意的散文,它以寓言的形式,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领略到柳宗元的政治智慧和文学才华。这篇文章通过郭橐驼种树的故事,反映了柳宗元的政治观点。郭橐驼之所以种树成功,是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多事,这与柳宗元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相吻合。文章中,郭橐驼批评了那些烦琐扰民的官吏,认为他们的做法导致民众疲惫和痛苦,这也体现了柳宗元对当时政治弊端的批判。
复制
种树的郭橐驼,不知道最初叫什么名字。他身高九尺,却像个树一样。因为脖子像骆驼,所以被人叫做橐驼。郭橐驼种树的技艺非常高超,长安的所有农民,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只要是他种的树,不管是移栽还是新种,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其他种树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模仿他,但就是做不到他那样。 有人问他秘诀,橐驼说:“我并不是懂得种树,只是能顺应自然规律罢了。别人都在谈论顺应天时,但我觉得只有我真正完全利用了天时。而且我的做法和一般人不一样。我并不是特别爱树,但树却自然而然地长得很好。所以我不与人争利,而利益自然就归我了。”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应用到管理政务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管理政务不是我的事。但我住在乡下,看到那些当官的喜欢频繁地下达命令,好像很关心百姓,但最终却给百姓带来了麻烦。早晚都有小吏来叫喊:‘官府命令你们耕种,催促你们种植,监督你们收获,早点缫丝,早点纺线,喂养好你们的家禽和老鼠,赶紧去喂马,敲鼓集中,敲木头召集。’真是烦琐啊!我们这些人因此疲惫不堪。如果是这样,那么那些管理政务的人,他们的工作和我种树,也许有相似之处吗?” 问的人笑着说:“这不也很好吗!我本来是问种树的,却学到了育人的方法。”于是把这件事传播开来,作为为官者的警示。
复制
完善
郭橐驼:人名,因背驼得名。 籍长:身材高大。 硕茂:指树木长得高大茂盛。 蕃:多,这里指果实多。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模仿。 顺天时:顺应自然规律。 烦其令:频繁地下达命令。 促:催促。 勵:鼓励。 缫:缫丝,指加工蚕丝。 绪:丝头。 缕:线。 字:养育。 趣:催促。 之:去,往
复制
完善
zhong
shu
guo
tuo
tuo
chuan
liu
zong
yuan
 
guo
tuo
tuo
bu
zhi
shi
he
ming
bing
lou
long
ran
fu
xing
you
lei
tuo
tuo
zhe
gu
xiang
ren
hao
zhi
tuo
tuo
wen
zhi
yue
shen
shan
ming
wo
gu
dang
yin
she
qi
ming
yi
zi
wei
tuo
tuo
yun
 
 
qi
xiang
yue
feng
le
xiang
zai
zhang
an
xi
西
tuo
ye
zhong
shu
fan
zhang
an
hao
fu
ren
wei
guan
you
ji
mai
guo
zhe
jie
zheng
ying
qu
yang
shi
tuo
suo
zhong
shu
huo
yi
xi
wu
bu
huo
qie
shuo
mao
zao
shi
yi
fan
ta
zhi
zhe
sui
kui
si
xiao
mu
mo
neng
ru
ye
 
 
you
wen
zhi
dui
yue
tuo
tuo
fei
neng
shi
使
mu
shou
寿
qie
zi
ye
neng
shun
mu
zhi
tian
yi
zhi
qi
xing
yan
er
fan
zhi
mu
zhi
xing
qi
ben
yu
shu
qi
pei
yu
ping
qi
tu
yu
gu
qi
zhu
yu
mi
ji
ran
yi
wu
dong
wu
lyu
qu
bu
fu
gu
qi
shi
ye
ruo
zi
qi
zhi
ye
ruo
qi
ze
qi
tian
zhe
quan
er
qi
xing
de
yi
gu
wu
bu
hai
qi
zhang
er
yi
fei
you
neng
shuo
mao
zhi
ye
bu
yi
hao
qi
shi
er
yi
fei
you
neng
zao
er
fan
zhi
ye
ta
zhi
zhe
ze
bu
ran
gen
quan
er
tu
yi
qi
pei
zhi
ye
ruo
bu
guo
yan
ze
bu
ji
gou
you
neng
fan
shi
zhe
ze
you
ai
zhi
tai
en
you
zhi
tai
qin
dan
shi
er
mu
fu
yi
qu
er
fu
gu
shen
zhe
zhao
qi
fu
yi
yan
qi
sheng
ku
yao
qi
ben
yi
guan
qi
shu
mi
er
mu
zhi
xing
ri
yi
li
yi
sui
yue
ai
zhi
qi
shi
hai
zhi
sui
yue
you
zhi
qi
shi
chou
zhi
gu
bu
wo
ruo
ye
wu
you
he
neng
wei
zai
 
 
wen
zhe
yue
yi
zi
zhi
dao
yi
zhi
guan
li
ke
hu
tuo
yue
wo
zhi
zhong
shu
er
yi
li
fei
wu
ye
ye
ran
wu
ju
xiang
jian
zhang
ren
zhe
hao
fan
qi
ling
ruo
shen
lian
yan
er
zu
yi
huo
dan
mu
li
lai
er
hu
yue
guan
ming
cu
er
geng
xu
er
zhi
du
er
huo
zao
sao
er
xu
zao
zhi
er
lyu
zi
er
you
hai
sui
er
ji
tun
ming
gu
er
ju
zhi
ji
mu
er
zhao
zhi
wu
xiao
ren
chuo
sun
yong
yi
lao
li
zhe
qie
bu
de
xia
you
he
yi
fan
wu
sheng
er
an
wu
xing
ye
gu
bing
qie
dai
ruo
shi
ze
yu
wu
ye
zhe
qi
yi
you
lei
hu
 
 
wen
zhe
yue
xi
bu
yi
shan
fu
wu
wen
yang
shu
de
yang
ren
shu
chuan
qi
shi
yi
wei
guan
jie
ye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