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朝代: 唐诗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复制
完善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音频朗读
下载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赏析一
这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是柳宗元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诗人在贬谪之地,面对着海边尖利的山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巧妙地借助山形的奇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深深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海畔尖山似剑铓”,诗人用“剑铓”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海边山峰的尖锐和险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写实,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如同被剑尖刺入,痛苦而难以言表。 次句“秋来处处割愁肠”,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秋天的到来,使得山峰的锐利感更加突出,仿佛每一处都在割着诗人的愁肠。这里的“愁肠”二字,既是对诗人内心痛苦的直接表达,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后两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诗人突发奇想,希望自己能够化身千亿,分散到每一座山峰的顶端,以便更好地眺望故乡。这一想象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充满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以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比眷恋和无法实现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在贬谪之地的痛苦和思乡之情。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意境深远而感人至深。诗人以山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之中,使得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复制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赏析二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海畔尖山"指的是柳州城楼附近的山峰,"剑铓"是剑的锋芒。"割愁肠"比喻心中的痛苦。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描绘了秋日里,海边的山峰如同锋利的剑刃,割断了诗人心中的愁绪。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若为"是假如能够,"化得身千亿"是能够化作无数个自己,"散上峰头"是散布在山峰之上,"望故乡"是眺望故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希望能够化作无数个自己,站在山峰之巅,远眺思念的故乡。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里的山峰和自己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比喻生动形象,情感表达真挚深沉,展现了柳宗元诗歌的鲜明特色。
复制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赏析三
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首句“海畔尖山似剑铓”以尖利的剑铓比喻海边的山峰,形象生动,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锐利痛感。 秋天的愁绪:第二句“秋来处处割愁肠”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秋天常常与离别和思念联系在一起。 愿望的表达:接下来的“若为化得身千亿”表达了诗人想要化身为千千万万,散布在每个峰头的愿望,这种夸张的手法加强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对故乡的遥望:最后一句“散上峰头望故乡”揭示了诗人愿望的真正目的,即无论身在何处,都希望能够望见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 情感的深刻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刻,通过对山的描写和愿望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
复制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的尖端,秋天一到,似乎到处都在割断我的愁肠。 如果能够将我的身体化作千千万万份,我愿意将它们全部撒向山峰的顶端,只为能够从每一个角度望见我的故乡。 这首诗通过对山的描写和愿望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情感深刻,是柳宗元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
复制
完善
海畔:海边。 剑铓:剑尖。 若为:如果。 化得:化作。 身千亿:极言其多。 峰头:山峰之巅
复制
完善
yu
与
hao
浩
chu
初
shang
上
ren
人
tong
同
kan
看
shan
山
ji
寄
jing
京
hua
华
qin
亲
gu
故
liu
柳
zong
宗
yuan
元
hai
海
pan
畔
jian
尖
shan
山
shi
似
jian
剑
mang
铓
,
qiu
秋
lai
来
chu
处
chu
处
ge
割
chou
愁
chang
肠
。
ruo
若
wei
为
hua
化
de
得
shen
身
qian
千
yi
亿
,
san
散
shang
上
feng
峰
tou
头
wang
望
gu
故
xiang
乡
。
复制
完善
柳宗元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 临江之麋
· 禅堂
· 郊居岁暮
·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