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朝代: 唐诗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复制
完善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音频朗读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的赏析一
时间与空间的跨度:首句“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通过时间“十一年”和空间“四千里”的跨度,表现了诗人被贬谪的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 诏书的到来:第二句“诏书许逐阳和至”表达了诗人接到朝廷诏书,允许他北归的消息,这里的“阳和”指温暖的春天,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旅途的景象:“驿路开花处处新”描绘了诗人北归途中的景象,驿路两旁的花儿盛开,处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新鲜感。 复杂的心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北归时的复杂心情,既有被召回的喜悦,也有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复制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的赏析二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十一年前南渡客"表示十一年前诗人被贬南渡,"四千里外北归人"表示现在从四千里外的南方返回北方。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被贬南渡和现在从南方返回北方的情景。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诏书许逐阳和至"表示朝廷的诏书允许诗人随着春天返回长安,"驿路开花处处新"表示在返回长安的驿路上,到处都开着新鲜的花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允许他返回长安的感激,以及在归途上欣赏到新鲜花朵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被贬南渡、北归长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和对归途美景的喜悦。诗中的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柳宗元诗歌的鲜明特色。
复制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的赏析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十一年前南渡,如今在远离故土四千里外的北地归来的情景,并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首联“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经历。十一年前,他是一位南渡的客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如今,他成为了一个在四千里外的北地归来的人,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变迁。这里的“十一年”和“四千里”都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突出了诗人的经历和沧桑。 颔联“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接到了诏书,允许他追随春天的阳光回到故乡。在归途中,他看到了驿路两旁的花朵盛开,处处都是新的景象。这里的“阳和”象征着温暖和希望,“驿路开花”则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变化。诗人用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诗人的经历和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复制
十一年前,我作为被贬谪的客人渡过江南下;如今,我作为一个旅人,跨越四千里从北方归来。 朝廷的诏书允许我追随春天温暖的阳光北上,沿途的驿站路上,花儿盛开,处处都展现出春天的新意。
复制
完善
南渡客:指被贬谪到南方的诗人自己。 阳和:指温暖的春天。
复制
完善
zhao
zhui
fu
dou
er
yue
zhi
ba
ting
shang
liu
zong
yuan
shi
yi
nian
qian
nan
du
ke
si
qian
li
wai
bei
gui
ren
zhao
shu
xu
zhu
yang
he
zhi
yi
驿
lu
kai
hua
chu
chu
xin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