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朝代: 唐诗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复制
完善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音频朗读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清晨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描写了霜露浓重的秋日清晨,诗人行走在幽静的山谷之中。黄叶覆盖了溪上的桥,荒凉的村落里只有古老的树木。寒花稀疏,幽泉声断续,这些景物都显得格外孤寂和清冷。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早已忘却了机巧之心,不知为何会惊动了山林中的麋鹿,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复制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的赏析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早晨的幽谷景象,充满了静谧与空灵之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首联“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诗人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杪秋,即深秋时节,此时霜露浓重,寒意袭人。诗人选择在这样的清晨,漫步于幽深的山谷之中,开始了他的寻幽之旅。 颔联“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景象。黄叶覆盖了溪上的小桥,显示出秋天的萧瑟与落寞。而荒凉的村庄里,只剩下古老的树木孤独地矗立着,更增添了幽谷的荒凉与静谧。 颈联“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山谷中的细节。寒花稀疏而寂寞地开放着,显得格外冷清。而幽深的泉水时断时续,发出微弱而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幽谷增添一份灵动与生机。 尾联“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诗人由景生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久已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之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这幽谷之中,他心境宁静,不为外物所扰。突然,一声麋鹿的惊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惊扰,反而更加沉醉于这幽谷的静谧与空灵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幽谷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他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空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复制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的赏析三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深秋时节,霜露沉重,诗人清晨起来,走向幽深的山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黄色的树叶覆盖了溪流上的小桥,荒凉的山村只剩下古老的大树。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在这荒凉的山谷中,耐寒的花朵稀疏而寂寞地开放,幽深的泉水细微而时断时续地流淌。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很久不再用心机,不再为世事所扰,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惊动了在此栖息的麋鹿。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秋时节山谷中的荒凉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和超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机心久已忘"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摒弃,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而最后一句"何事惊麋鹿",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自然中,仍然感到一种不可言喻的扰动,或许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或许是对世间未竟之事的挂念。
复制
深秋时节,霜和露水都很重,清晨我起身行走在幽深的山谷中。黄色的落叶覆盖了溪水上的小桥,荒芜的村落里只剩下古老的树木。冷清的秋花显得疏疏落落,远处的泉水声时断时续。我早已忘记了那些世俗的心机,不知是什么事竟然惊扰了山林中的麋鹿。
复制
完善
杪:树梢。 幽谷:幽静的山谷。 覆:覆盖。 寒花:指秋天的花。 疏寂历:稀疏而孤寂。 机心:巧诈之心,这里指世俗的心机。
复制
完善
qiu
xiao
xing
nan
gu
jing
huang
cun
liu
zong
yuan
miao
qiu
shuang
lu
zhong
chen
qi
xing
you
gu
huang
ye
fu
xi
qiao
huang
cun
wei
gu
mu
han
hua
shu
ji
li
you
quan
wei
duan
xu
ji
xin
jiu
yi
wang
he
shi
jing
mi
lu
鹿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