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觉

朝代: 唐诗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

复制
完善
独觉-音频朗读
独觉的赏析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于经世之心的探寻和追求。 首联“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诗人醒来后发现窗户空荡,窗外只有稀疏的雨声在破晓时分回荡。这里的“空”字,既指物理空间上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而“寥落”的雨声,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寂寞。 颔联“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和对琐事纷扰的惊扰。他感叹自己错过了美好的时光,而眼前却充斥着琐碎而无意义的事情,这使他感到困扰和无奈。 尾联“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如何拥有一颗经世之心,真正为世界做出贡献?他询问古人中谁能够完全理解和实现这种心境。这既是对古人的敬仰和追思,也是对自我追求的期许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对琐事纷扰的无奈以及对经世之心的追求和探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既孤独又坚定的精神风貌,令人深感共鸣。
复制
独觉的赏析二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诗人醒来时,发现窗户外一片空寂,只有稀疏的雨声在清晨中回响。这里的“窗牖”指的是窗户,而“寥落”则形容雨声的稀疏,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和孤独感。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诗人感叹美好的游历总是怨恨于黄昏的来临,而琐碎的日常小事却总是让人感到惊扰不安。这里的“良游”指的是尽兴的游览,而“迟暮”则比喻晚年或衰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琐事的烦恼。 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 诗人提问,那些怀有治国平天下之心的人,古往今来有谁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这里的“经世”指的是治理国家,诗人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的所思所感,通过对窗外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理想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美好难持久的哀叹,以及对人生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诗中的“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一句,尤其凸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复制
独觉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夜晚醒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描绘了诗人夜半醒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雨声作伴,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氛围。“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日常琐事的纷扰感到惊讶和无奈。最后两句“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古人智慧的探询,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人生真谛的追问。
复制
夜半醒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窗户空洞地对着我,稀稀落落的雨声伴随着清晨的到来。我对那些美好的时光感到惋惜,因为它们总是匆匆结束,而对于那些琐碎的小事,我总是感到惊讶和烦恼。我想询问,关于洞察世事、治国理政的心思,古代的圣贤们又有谁能完全理解呢?
复制
完善
牖:窗户。 寥落:稀疏,稀少。 良游:美好的游玩或经历。 迟暮:指晚年,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晚期或结束阶段。 末事:琐碎的小事。 经世心:指治国理政的心思,或指对世事的洞察和理解。
复制
完善
du
jue
liu
zong
yuan
jue
lai
chuang
you
kong
liao
luo
yu
sheng
xiao
liang
you
yuan
chi
mu
mo
shi
jing
fen
rao
wei
wen
jing
shi
xin
gu
ren
shui
jin
le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