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蕉

朝代: 唐诗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

复制
完善
红蕉-音频朗读
红蕉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晚秋景象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诗人描绘了晚秋时节,虽然大部分花朵已经凋谢,但仍有一些晚开的花朵在坚持绽放。这些花朵的颜色既有绿色的润泽,又有红色的光泽,仿佛在宣告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这里的“晚英”象征着那些在逆境中仍坚持不懈的人,“穷节”则暗指生活的困境或人生的低谷。 颔联“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诗人进一步赞美了这些晚开的花朵。它们以正阳之色,即鲜艳而明亮的颜色,窈窕地凌驾于清冷的秋霜之上。这里的“正阳色”和“清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花朵的坚韧和美丽。 颈联“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诗人开始将视角转向人生哲理。远方的物品往往被人们所珍视,但对于漂泊在外的旅人来说,心中却充满了伤感和孤独。这里的“远物”和“旅人”形成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漂泊不定的感慨。 尾联“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诗人以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树林作为结尾,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树林中的叶子已经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再也没有一丝芳香。这里的“回晖”和“槭槭无遗芳”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晚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赞美了那些在逆境中仍坚持不懈的生命,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漂泊和孤独的感受。诗歌的语言优美而含蓄,意境深远而感人。
复制
红蕉的赏析二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晚开的花朵在节令的尽头依然保持着生机,绿色的叶片中蕴含着朱红色的光泽。这里的“晚英”指的是晚秋的花朵,“穷节”意味着节令的尾声,“绿润含朱光”形容了花朵的生机与色彩。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诗人以这些花朵的正阳之色(即鲜艳的绿色),形容它们在清霜中依然显得美丽而挺拔。“窈窕”形容花朵的姿态美好,“凌清霜”则表示它们不畏严寒。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诗人感慨远方的事物总是被人们所珍视,而对于漂泊在外的旅人来说,心中却充满了孤独和哀伤。这里的“远物”指的是远方的事物,也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 诗人回望夕阳下的林间,发现那些曾经繁茂的花朵已经凋零,不再有遗留的芳香。“回晖”指的是夕阳的余晖,“槭槭”形容树木凋零的样子。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难持久的感慨,以及对漂泊生活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晚英”、“正阳色”、“远物”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复制
红蕉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描绘了晚秋时节,草木依然保持着生机,绿色的叶子中透露出红色的光泽,展现了一种生命力的顽强。“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进一步描绘了植物在寒冷中的坚韧,正阳色指的是阳光下的颜色,窈窕形容植物姿态优美。“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则是诗人在夕阳下远望林际,感叹美好事物的逝去。
复制
晚秋时节的花草正值季节的末尾,绿色的叶子中透露出红色的光泽。因此在阳光下,它们的姿态显得格外优美,傲然挺立在寒冷的霜中。远离家乡的人或物总是被世人所珍重,而离家在外的人心中却充满了忧伤。在夕阳的余晖中我远望林际,落叶的声音槭槭作响,再也没有留下任何芬芳。
复制
完善
晚英:指晚秋时节的花草。 穷节:指季节的末期,这里指晚秋。 朱光:指红色的光泽。 以兹:因此。 窈窕:形容姿态优美。 清霜:指寒冷的霜。 远物:指远离家乡的人或物。 旅人:指离家在外的人。 回晖:夕阳的余晖。 槭槭:形容落叶的声音。
复制
完善
hong
jiao
liu
zong
yuan
wan
ying
zhi
qiong
jie
lyu
绿
run
han
zhu
guang
yi
zi
zheng
yang
se
yao
tiao
ling
qing
shuang
yuan
wu
shi
suo
zhong
lyu
ren
xin
du
shang
hui
hui
tiao
lin
ji
qi
qi
wu
yi
fa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