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咏荆轲
朝代: 其他
作者:陶渊明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复制
完善
咏荆轲-音频朗读
下载
咏荆轲的赏析一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以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荆轲的英勇和壮烈。诗的开头,“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表明了燕太子丹招揽荆轲的目的是为了报复秦国的强暴。接着,“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说明荆轲在众多勇士中脱颖而出。 诗中“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等句,表现了荆轲为报答知己,毅然决然前往秦国的决心。“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描绘了荆轲离别时的悲壮场面。随后,诗人通过“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等句,描绘了荆轲的英雄气概。 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中,诗人描写了荆轲离别时的宴会,以及“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中的音乐和歌声,增添了悲壮气氛。诗的最后部分,通过“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等句,表达了荆轲虽知必死无疑,却也留名青史的壮烈情怀。 然而,诗中的“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透露出对荆轲刺秦失败的遗憾,而“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荆轲英勇事迹的长久怀念。
复制
咏荆轲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对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荆轲英勇行为和悲壮结局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身的壮志未酬之情。 首联“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开门见山,直接点出燕丹善于养士,意图报复强大的秦国,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进一步描绘了燕丹为了报仇雪恨,招集天下勇士,终于在年底得到荆轲这位英勇之士。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荆轲为了报答燕丹的知遇之恩,义无反顾地提剑出燕京,去执行刺杀秦王的危险任务。这里的“君子死知己”既是对荆轲高尚品格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知己之情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至“羽奏壮士惊”,诗人通过描绘送行的场景,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白色的骏马在宽广的道路上嘶鸣,众人慷慨地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宋意高声歌唱,悲壮的乐曲和歌声在寒风中回荡,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哀伤和震撼。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两句,既表达了荆轲对于刺杀秦王的决心和悲壮,也寄寓了诗人对于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感慨。荆轲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毅然前往。虽然最终未能成功刺杀秦王,但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至“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荆轲进入秦国的场景和最终的结局,表达了对荆轲的深深怀念和敬仰。荆轲虽然最终未能成功刺杀秦王,但他的英勇事迹和悲壮结局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激励后世的精神力量。 整首诗以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荆轲英勇行为和悲壮结局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身的壮志未酬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复制
咏荆轲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为背景,寄托了诗人自己的豪情壮志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四句“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点明了燕国太子丹礼贤下士,招募勇士以图报复秦国的决心,而荆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招募的。 接下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两句,凸显了荆轲为报知遇之恩,义无反顾的壮烈形象。诗人用“提剑”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荆轲的英勇与决心。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两句,描绘了荆轲出行的场景,白色的骏马在宽广的道路上嘶鸣,众人为他慷慨送行,气氛悲壮而激昂。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荆轲的英勇形象,他的头发直竖,气势冲天,充满了英雄气概。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两句,描绘了饯别的场景,众多英雄豪杰聚集一堂,为荆轲送行,场面宏大而感人。 接下来的四句“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通过音乐的描绘,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渐离击筑,宋意高歌,悲风萧萧,寒波澹澹,都为荆轲的出行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两句,通过音乐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荆轲的悲壮与英勇。商音使人流涕,羽音使壮士惊,都体现了音乐的感染力。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两句,揭示了荆轲内心的坚定与悲壮。他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但为了知遇之恩和后世之名,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两句,描绘了荆轲出发的场景,他登上车后不再回头,车盖高高扬起,直入秦国朝廷,表现出他的决绝与勇敢。 接下来的四句“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描绘了荆轲的行程与刺杀秦王的行动。他穿越万里,经过千城,最终图穷匕见,秦王惊慌失措。 然而,“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两句,却揭示了荆轲刺秦失败的遗憾。他的剑术不够精湛,未能成功刺杀秦王,留下了千古遗憾。 最后两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是对荆轲的赞美与怀念。荆轲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英勇事迹和悲壮精神却永远流传下来,感动了后世无数人。 整首诗通过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荆轲英勇行为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和悲壮的旋律,展现了荆轲的英勇形象与悲壮精神,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复制
燕太子丹善于养士,目的是为了报复强大的秦国。他从众多勇士中招集,到了年末才得到了荆轲。荆轲作为君子,为了报答知己,提剑离开了燕京。他骑着白马在大道上嘶鸣,我慷慨地为他送行。他雄壮的气势指向高冠,猛烈的勇气冲向帽缨。在易水边为他饯行,座位上坐满了一群英雄。渐离击打着悲哀的筑,宋意唱着高亢的歌声。萧瑟的风声中带着哀伤,清冷的水波开始荡起。商音使人流泪,羽奏让壮士心惊。荆轲心知此去不会归来,但他的名声将会流传到后世。他登上车何时回头再看,车盖飞扬进入了秦宫。英勇的气势超越了万里,曲折经过了千座城池。图穷匕见的计划自然到来,豪迈的主人正在惶恐。可惜剑法不够精妙,最终没能成就奇功。荆轲虽然已经死去,但他的英勇事迹千载之后依然令人感动。
复制
完善
燕丹:指燕太子丹。 嬴:指秦国。 百夫良:指众多勇士。 荆卿:指荆轲。 素骥:白马。 广陌:宽阔的道路。 易水:河流名,荆轲在此作别。 悲筑:古代一种乐器。 商音、羽奏:古代音乐的两个调式。 飞盖:古代车上的伞盖,这里指车。 凌厉:形容气势迅猛。 逶迤:曲折前进的样子。 图穷事自至:指荆轲图穷匕见的计划。 豪主:指秦王。 怔营:惶恐不安。 剑术疏:剑法不精。
复制
完善
yong
咏
jing
荆
ke
轲
tao
陶
yuan
渊
ming
明
yan
燕
dan
丹
shan
善
yang
养
shi
士
,
zhi
志
zai
在
bao
报
qiang
强
ying
嬴
。
zhao
招
ji
集
bai
百
fu
夫
liang
良
,
sui
岁
mu
暮
de
得
jing
荆
qing
卿
。
jun
君
zi
子
si
死
zhi
知
ji
己
,
ti
提
jian
剑
chu
出
yan
燕
jing
京
;
su
素
ji
骥
ming
鸣
guang
广
mo
陌
,
kang
慷
kai
慨
song
送
wo
我
xing
行
。
xiong
雄
fa
发
zhi
指
wei
危
guan
冠
,
meng
猛
qi
气
chong
冲
chang
长
ying
缨
。
yin
饮
jian
饯
yi
易
shui
水
shang
上
,
si
四
zuo
座
lie
列
qun
群
ying
英
。
jian
渐
li
离
ji
击
bei
悲
zhu
筑
,
song
宋
yi
意
chang
唱
gao
高
sheng
声
。
xiao
萧
xiao
萧
ai
哀
feng
风
shi
逝
,
dan
澹
dan
澹
han
寒
bo
波
sheng
生
。
shang
商
yin
音
geng
更
liu
流
ti
涕
,
yu
羽
zou
奏
zhuang
壮
shi
士
jing
惊
。
xin
心
zhi
知
qu
去
bu
不
gui
归
,
qie
且
you
有
hou
后
shi
世
ming
名
。
deng
登
che
车
he
何
shi
时
gu
顾
,
fei
飞
gai
盖
ru
入
qin
秦
ting
庭
。
ling
凌
li
厉
yue
越
wan
万
li
里
,
wei
逶
yi
迤
guo
过
qian
千
cheng
城
。
tu
图
qiong
穷
shi
事
zi
自
zhi
至
,
hao
豪
zhu
主
zheng
正
zheng
怔
ying
营
。
xi
惜
zai
哉
jian
剑
shu
术
shu
疏
,
qi
奇
gong
功
sui
遂
bu
不
cheng
成
。
qi
其
ren
人
sui
虽
yi
已
mei
没
,
qian
千
zai
载
you
有
yu
馀
qing
情
。
复制
完善
陶渊明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归去来兮辞
· 桃花源记
· 饮酒·其五
· 归园田居·其一
· 归园田居·其三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