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

朝代: 唐诗     作者:张九龄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复制
完善
望月怀远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望月时怀念远方的亲人所作。诗中通过“海上生明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月亮作为连接两地的纽带,象征着无论距离多远,亲人的心总是相连的。诗人通过“情人怨遥夜”和“竟夕起相思”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夜晚的漫长和孤独让这份思念愈发强烈。最后,诗人以“还寝梦佳期”作为结尾,表达了即使现实中无法相见,但希望在梦中能够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复制
望月怀远的赏析二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诗中的“海上生明月”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也隐喻了诗人与远方亲人的心灵相通。诗中的“情人怨遥夜”和“竟夕起相思”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夜晚的寂静中愈发显得强烈。而“灭烛怜光满”和“披衣觉露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的感悟。整首诗以“还寝梦佳期”作为结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复制
望月怀远的赏析三
《望月怀远》是张九龄以月亮为媒介,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海上生明月”和“天涯共此时”构建了一种跨越空间的联系,让人感受到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与亲人共享同一轮明月。而“情人怨遥夜”和“竟夕起相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渴望。诗中的“灭烛怜光满”和“披衣觉露滋”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情感变化,从欣赏月光到感受到露水的湿润,再到对亲人的思念。最后,“还寝梦佳期”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复制
明亮的月亮从海平面升起,无论在天涯海角,我们都共享着这一刻。思念的人埋怨这漫长的夜晚,整夜都在思念中度过。熄灭了蜡烛,喜爱着满屋的月光;穿上衣服,感觉到露水的湿润。无法将满手的月光送给你,还是回到床上,希望在梦中与你相见。
复制
完善
海上生明月:海上,指地平线;生,出现;明月,明亮的月亮。 天涯共此时:天涯,指遥远的地方;共此时,指共同分享此刻。 情人:指有情感的人,这里指思念的人。 怨遥夜:怨,埋怨;遥夜,漫长的夜晚。 竟夕:整夜。 相思:相互思念。 灭烛:熄灭蜡烛。 怜光满:怜,喜爱;光满,月光洒满。 披衣觉露滋:披衣,穿上衣服;觉,感觉;露滋,露水湿润。 不堪:无法承受。 盈手赠:盈手,满手;赠,赠送。 还寝:回到床上。 梦佳期:梦见美好的时光。
复制
完善
wang
yue
huai
怀
yuan
zhang
jiu
ling
hai
shang
sheng
ming
yue
tian
ya
gong
ci
shi
qing
ren
yuan
yao
ye
jing
xi
qi
xiang
si
mie
zhu
lian
guang
man
pi
yi
jue
lu
zi
bu
kan
ying
shou
zeng
hai
qin
meng
jia
q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