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

朝代: 唐诗     作者:陈子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复制
完善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人对名利的追求和玄真子的超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诗中“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揭示了世人虽然聪明,但对于道的真谛却一无所知。“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则批评了人们在名利场上的盲目争斗,而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诗人通过“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表达了对玄真子那样超脱世俗的仙人的向往,以及对清澈心境的追求。
复制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的赏析二
陈子昂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世俗的浮躁与道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市人”代表了那些沉迷于世俗名利的人,而“玄真子”则是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同时,诗中的“乘化入无穷”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达到精神自由的向往。
复制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的赏析三
这首诗体现了陈子昂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中“市人矜巧智”与“于道若童蒙”之间的对比,揭示了世人虽然在世俗中显得聪明,但在道的面前却显得无知。而“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洞察世事,达到心灵清澈的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复制
世人夸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对于道家的真谛却像无知的孩童一样。他们争夺和夸耀自己的财富,却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最终归宿。何时能见到像玄真子那样的仙人,他观察世界如同在玉壶中一样清晰。他深远地抛弃了世俗的束缚,顺应自然的变化,达到了无穷的境界。
复制
完善
矜:夸耀。 巧智:巧妙的才智。 道:指道家的哲学思想。 童蒙:指无知的孩童。 倾夺:争夺。 夸侈:夸耀奢侈。 玄真子:道家传说中的仙人。 观世:观察世界。 玉壶:比喻清澈的心境。 窅然:深远的样子。 遗:抛弃。 乘化:顺应自然的变化。 无穷:无穷无尽。
复制
完善
gan
yu
shi
san
shi
ba
shou
·
qi
wu
chen
zi
ang
shi
ren
jin
qiao
zhi
yu
dao
ruo
tong
meng
qing
duo
xiang
kua
chi
bu
zhi
shen
suo
zhong
he
jian
xuan
zhen
zi
guan
shi
yu
hu
zhong
yao
ran
yi
tian
di
cheng
hua
ru
wu
qio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