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朝代: 唐诗     作者:陈子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复制
完善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萱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描绘了过去萱草在幽静的小径中盛开的景象,与“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形成对比,表现了时间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萱草生命力的顽强,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未完成之美。最后,“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遗憾。
复制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的赏析二
这首诗以萱草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昔时幽径里”与“今来玉墀上”不仅描绘了萱草生长环境的变化,也隐喻了人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销歇畏秋风”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恐惧和无奈。而“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最后一句“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则是对人生孤独和寂寞的深刻反思。
复制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的赏析三
陈子昂的这首诗通过对萱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和“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分别代表了萱草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从繁盛到凋零,反映了生命的轮回。而“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则描绘了萱草在凋零中的一丝生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最后,“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孤独的深刻体会。
复制
在过去的小径里,花朵的光彩与春天的花丛交织在一起。 如今在华丽的台阶上,花朵已经消失,只留下对秋风的畏惧。 细小的叶子仍然保持着绿色,而花朵还没有开放,没有露出红色。 有谁能欣赏这忘却忧愁的美,在这空荡荡的北边亭子中。
复制
完善
昔时:过去,往日。 幽径:幽深的小路。 荣耀:这里指花朵的光彩。 杂春丛:混杂在春天的花丛中。 今来:如今,现在。 玉墀:玉石铺成的台阶,这里指华丽的场所。 销歇:消失,消散。 畏秋风:害怕秋风的萧瑟。 细叶:指萱草的细小叶子。 犹:仍然。 含绿:保持绿色。 鲜花:指萱草的花朵。 未吐红:还没有开放,没有露出红色。 忘忧:忘却忧愁。 谁见赏:有谁欣赏。 空此:空荡荡的。 北堂:指家中的北边房间,这里可能指园林中的北边亭子。
复制
完善
wei
shi
yuan
lin
ren
fu
yi
wu
de
qiu
ting
xuan
cao
chen
zi
ang
xi
shi
you
jing
li
rong
yao
耀
za
chun
cong
jin
lai
yu
chi
shang
xiao
xie
wei
qiu
feng
xi
ye
you
han
lyu
绿
xian
hua
wei
tu
hong
wang
you
shui
jian
shang
kong
ci
bei
tang
zho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