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朝代: 唐诗     作者:陈子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复制
完善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观察龙的变化,引出了对至高无上阳气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诗中石林和幽洞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象征着仙道的深奥和难以捉摸。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得道者与世俗之人的不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昆仑山上的瑶树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仙道的渴望和追求。
复制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的赏析二
陈子昂的这首诗,以龙的变化作为开篇,寓意着宇宙万物的变化无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至高无上阳气的领悟。诗中的石林和幽洞,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求。通过对古代得道者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而世俗之人的嘲笑,则是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最后,诗人以昆仑山上的瑶树作为仙道的象征,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复制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龙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石林和幽洞的描写,不仅描绘了一幅幽深的自然景观,更是一种对仙道神秘性的隐喻。诗人通过对古代得道者的描述,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向往。世俗之人的嘲笑,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最后,诗人以昆仑山上的瑶树作为追求的目标,象征着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哲学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复制
我观察到龙的变化,才知道那至高无上的阳气精华。 石林幽暗而密集,深幽的洞穴中没有人的足迹。 古代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他们的真实与宇宙的本原相合。 那些深奥的感觉不是通过形象来识别的,谁能理解这深奥的道理呢? 世俗之人只局限于眼睛所见,他们饮酒作乐,嘲笑那些道教炼丹的书籍。 昆仑山上有美玉般的树,我如何才能采摘到它的精华呢?
复制
完善
观:观察,观看。 龙变化:指龙的形态变化,这里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至阳精:至高无上的阳气,指最纯净、最精华的阳气。 石林:指山石丛生,形容山石密布。 冥密:幽暗而密集。 幽洞:深幽的洞穴。 留行:留下足迹,这里指人迹罕至。 古之得仙道:古代得到成仙之道的人。 信与元化并:信,真实;元化,指宇宙的本原,这里指与宇宙的本原相合。 玄感:深奥的感觉或感应。 非象识:不是通过形象来识别的,指超越了形象的感知。 沈冥:深奥,难以理解。 世人:普通人,世俗之人。 拘目见:局限于眼睛所见,指局限于表面现象。 酣酒:畅饮,指饮酒作乐。 笑丹经:丹经,道教炼丹的书籍,这里指对道教炼丹术的嘲笑。 昆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象征仙境。 瑶树:美玉般的树,这里指仙境中的奇树。 采其英:采摘其精华,指追求仙道。
复制
完善
gan
yu
shi
san
shi
ba
shou
·
qi
liu
chen
zi
ang
wu
guan
long
bian
hua
nai
zhi
zhi
yang
jing
shi
lin
he
ming
mi
you
dong
wu
liu
xing
gu
zhi
de
xian
dao
xin
yu
yuan
hua
bing
xuan
gan
fei
xiang
shi
shui
neng
ce
shen
ming
shi
ren
ju
mu
jian
han
jiu
xiao
dan
jing
kun
lun
you
yao
shu
an
de
cai
qi
yi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