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蚊谣

朝代: 唐诗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复制
完善
聚蚊谣-音频朗读
聚蚊谣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蚊子在夏夜的活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观察和思考。诗人用“沉沉”、“飞蚊”、“声如雷”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夏夜蚊子的喧闹,以及它们在黑暗中的活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无奈,因为即使是聪明的人,在蚊子的骚扰下也会感到困惑。最后,诗人以秋风的到来和蚊子的终结,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循环和平衡。
复制
聚蚊谣的赏析二
《聚蚊谣》是刘禹锡以蚊子为题材的寓言诗。诗中通过蚊子的形象,隐喻了社会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给人带来困扰的小人。诗人通过“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表达了即使是强大的人,也可能被这些小人所伤害。诗的结尾,“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则暗示了小人最终会遭到报应,被正义的力量所消灭。
复制
聚蚊谣的赏析三
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隐喻。在唐代,刘禹锡因为政治斗争被贬,这首诗可能是他对自己境遇的一种抒发。诗中的蚊子可能代表了那些对他进行攻击和诋毁的小人,而诗人则通过“为尔设幄潜匡床”表达了自己选择隐退,避开是非的决心。最后,诗人以“羞尔微形饲丹鸟”来表达对那些小人最终命运的预见,暗示他们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复制
在宁静深沉的夏夜,美丽的厅堂敞开着,飞翔的蚊子在黑暗中等待,它们的声音像雷鸣一样。突然间,它们的声音嘈杂起来,令人吃惊地听到,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从南山传来。它们在黑暗中喧闹兴奋,愚昧的人分辨不清,聪明的人也感到困惑。露水从天而降,月亮升上天空,蚊子的锋利口器面对着人,却看不见。我虽然身高七尺,但你们这些小东西却能伤害我。上天有时无法阻止,我只好为你们设立帐幕,悄悄躺下。等到秋风一来,秋天的清晨到来,你们这些微小的身形将会感到羞愧,最终成为红鸟的食物。
复制
完善
沉沉:形容夜晚宁静而深沉。 夏夜:夏季的夜晚。 兰堂:指美丽的厅堂。 飞蚊:飞翔的蚊子。 伺暗:在黑暗中等待。 声如雷:声音像雷鸣一样。 嘈然:形容声音嘈杂。 歘起:突然响起。 骇听:令人吃惊地听到。 殷殷:形容声音低沉而有力。 南山:指山的南面,这里可能指声音的来源。 喧腾:喧闹。 鼓舞:兴奋。 喜昏黑:喜欢黑暗。 昧者:指愚昧的人。 聪者:指聪明的人。 露华:露水。 滴沥:形容水滴下落的声音。 月上天:月亮升上天空。 利觜:锋利的口器。 迎人:面对人。 看不得:看不见。 我躯:指诗人自己。 七尺:形容人的身高,这里泛指人。 尔:指蚊子。 如芒:像针一样细小。 为尔:为了你们。 设幄:设立帐幕。 潜匡床:指悄悄躺下。 清商:指秋风。 秋日晓:秋天的清晨。 羞尔:使你们感到羞愧。 微形:微小的身形。 饲丹鸟:喂养红鸟,这里指蚊子被鸟儿吃掉。
复制
完善
ju
wen
yao
liu
yu
xi
chen
chen
xia
ye
lan
tang
kai
fei
wen
ci
an
sheng
ru
lei
cao
ran
chua
qi
chu
hai
ting
yin
yin
ruo
zi
nan
shan
lai
xuan
teng
gu
wu
xi
hun
hei
mei
zhe
bu
fen
cong
zhe
huo
lu
hua
di
li
yue
shang
tian
li
zi
ying
ren
kan
bu
de
wo
qu
qi
chi
er
ru
mang
wo
gu
er
zhong
neng
wo
shang
tian
sheng
you
shi
bu
ke
e
wei
er
she
wo
qian
kuang
chuang
qing
shang
yi
lai
qiu
ri
xiao
xiu
er
wei
xing
si
dan
niao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