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竹

朝代: 唐诗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复制
完善
庭竹-音频朗读
庭竹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在露水和风中的景象,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和坚韧。竹子的节节分明,象征着君子的正直和坚定;竹子的青翠,象征着君子的清高和纯洁。诗人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君子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复制
庭竹的赏析二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君子,强调了竹子的高洁和坚韧。诗中的“依依”和“无地不相宜”表达了竹子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保持其本色,这与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相呼应。
复制
庭竹的赏析三
《庭竹》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外在美,更深刻地揭示了竹子内在的精神品质。竹子的“节”和“青玉枝”分别代表了君子的“节操”和“清高”,而“依依”和“无地不相宜”则反映了君子的谦逊和适应力。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君子美德的赞颂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复制
露水洗去了竹子上的尘埃,使其节节洁净如铅粉。风轻轻摇动着竹子那青翠如玉的枝条。竹子随风摇曳,就像一位翩翩君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生长得恰到好处。
复制
完善
露涤铅粉节:露涤,指露水洗涤;铅粉节,指竹子的节,铅粉是古代妇女用来化妆的粉,这里比喻竹子的节白而洁净。 风摇青玉枝:青玉,指竹子的颜色,青翠如玉;枝,指竹子的枝条。 依依: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样子。 君子:这里指竹子,古人常以竹子比喻君子,因其有节、直、虚心等美德。 无地不相宜:意指竹子无论在何处都能生长得很好,适宜于任何地方。
复制
完善
ting
zhu
liu
yu
xi
lu
di
qian
fen
jie
feng
yao
qing
yu
zhi
yi
yi
shi
jun
zi
wu
di
bu
xiang
y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