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顶

朝代: 唐诗     作者:孟浩然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复制
完善
登望楚山最高顶-音频朗读
登望楚山最高顶的赏析一
孟浩然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望楚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诗中“山水观形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襄阳美会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襄阳之美。诗人对楚山的向往和未曾攀登的遗憾,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渴望。诗中“石壁疑削成”和“众山比全低”形象地描绘了楚山的险峻和雄伟。最后,诗人在傍晚时分骑马下山,月光与深溪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宁静与深邃。
复制
登望楚山最高顶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孟浩然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宏伟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山水观形胜”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诗中的“襄阳美会稽”不仅赞美了襄阳的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在“石壁疑削成”和“众山比全低”中,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楚山的高耸和险峻。而“晴明试登陟”和“目极无端倪”则表现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开阔视野和对未知的探索。整首诗的结尾,以“萝月映深溪”的宁静画面,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复制
登望楚山最高顶的赏析三
孟浩然的这首诗以“登望楚山最高顶”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诗中的“山水观形胜”和“襄阳美会稽”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石壁疑削成”和“众山比全低”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使楚山的壮丽景色跃然纸上。而“云梦掌中小”和“武陵花处迷”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楚山的宏伟与独特。最后,诗人以“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作为结尾,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复制
观赏山水,襄阳的美景堪比会稽。楚山的最高峰,我从未攀登过。陡峭的石壁似乎被刀削过,周围的山都显得矮小。在晴朗的天气中尝试攀登,极目远望,却看不到边际。云梦泽在手中显得渺小,武陵的花开得让人迷失方向。傍晚时分骑马下山,月光映照在深深的溪谷中。
复制
完善
山水观形胜:山水,指自然景观;观,观赏;形胜,指景色优美,有特殊形态的胜地。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美会稽: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这里用以形容襄阳之美。 最高唯望楚:最高,指楚山的最高峰;唯,只有;望楚,即望楚山,山名。 曾未一攀跻:曾,曾经;未,没有;一,一次;攀跻,攀登。 石壁疑削成:石壁,指山崖;疑,好像;削成,形容山崖陡峭,如同被刀削过。 众山比全低:众山,指周围的山;比,比较;全低,全部都低。 晴明:天气晴朗。 试登陟:试,尝试;登陟,攀登。 目极无端倪:目极,极目远望;端倪,边际,轮廓。 云梦:指云梦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省。 掌中:比喻极小。 武陵:地名,今湖南省武陵山区。 花处迷:花处,指花开的地方;迷,迷失。 暝还:暝,傍晚;还,返回。 归骑下:骑下,指骑马下山。 萝月:指藤萝缠绕的月光。 映深溪:映,照射;深溪,深谷中的溪流。
复制
完善
deng
wang
chu
shan
zui
gao
ding
meng
hao
ran
shan
shui
guan
xing
sheng
xiang
yang
mei
kuai
ji
zui
gao
wei
wang
chu
ceng
wei
yi
pan
ji
shi
bi
yi
xue
cheng
zhong
shan
bi
quan
di
qing
ming
shi
deng
zhi
mu
ji
wu
duan
ni
yun
meng
zhang
zhong
xiao
wu
ling
hua
chu
mi
ming
hai
gui
qi
xia
luo
yue
ying
shen
x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