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鹿门山怀古

朝代: 唐诗     作者:孟浩然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复制
完善
登鹿门山怀古-音频朗读
登鹿门山怀古的赏析一
孟浩然的《登鹿门山怀古》是一首充满怀古之情的诗作。诗人以清晨的兴致勃发为起点,顺流而下,来到鹿门山,展开了一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追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同时,通过对庞德公等隐士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风亮节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复制
登鹿门山怀古的赏析二
这首诗以鹿门山为背景,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怀念。诗中的“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不仅描绘了山中曲折的水路,也隐喻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曲折追求。而“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则生动地再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诗人在诗的结尾处,通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无尽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复制
登鹿门山怀古的赏析三
《登鹿门山怀古》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不仅描绘了鹿门山的自然风光,更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庞德公等隐士的敬仰之情。而“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隐士足迹的追寻。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与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复制
清晨,兴致勃发,我顺流而下越过江边的山。沙地上的鸟儿近处才能识别,水边的树远看却难以辨认。渐渐地,我来到了鹿门山,山色青翠,阳光明媚。山岩中的水潭曲折,船儿在其中多次回转。我听说古代的隐士庞德公曾在此采药,但最终没有回来。他在金光闪闪的山涧中采集灵芝,躺在长满苔藓的石床上。我感慨往事,攀援着去追寻那些隐士的足迹。隐士的踪迹至今还在这里,但他们高尚的风范已经远去。白云何时散去,红色的桂花依旧曲折地生长。我深入研究,意犹未尽,直到傍晚时分才乘船返回。
复制
完善
清晓:清晨。 兴来:兴致勃发。 乘流:顺流而下。 越:越过。 江岘:江边的山。 沙禽:沙地上的鸟。 近方识:近处才能识别。 浦树:水边的树。 遥莫辨:远看无法辨认。 鹿门山: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翠微:指山色青翠。 岩潭:山岩中的水潭。 屈曲:曲折。 舟楫:船和桨,这里指船。 庞德公:古代隐士。 采药:采集草药。 金涧:金光闪闪的山涧。 饵芝朮:指采集灵芝等草药。 石床:石头做的床。 苔藓:一种植物,生长在潮湿的石头上。 纷吾:我感到。 感耆旧:感慨往事。 结揽:攀援。 事攀践:从事攀登。 隐迹:隐士的足迹。 高风:高尚的风范。 邈已远:已经远去。 白云:象征隐士的超脱。 丹桂:红色的桂花。 偃蹇:曲折的样子。 探讨:深入研究。 意未穷:意犹未尽。 回艇:返回船上。 夕阳晚:傍晚时分。
复制
完善
deng
lu
鹿
men
shan
huai
怀
gu
meng
hao
ran
qing
xiao
yin
xing
lai
cheng
liu
yue
jiang
xian
sha
qin
jin
fang
shi
pu
shu
yao
mo
bian
jian
zhi
lu
鹿
men
shan
shan
ming
cui
wei
qian
yan
tan
duo
qu
qu
zhou
ji
lyu
hui
zhuan
xi
wen
pang
de
gong
cai
yao
sui
bu
fan
jin
jian
er
zhi
shu
shi
chuang
wo
tai
xian
fen
wu
gan
qi
jiu
jie
lan
shi
pan
jian
yin
ji
jin
shang
cun
gao
feng
miao
yi
yuan
bai
yun
he
shi
qu
dan
gui
kong
yan
jian
tan
tao
yi
wei
qiong
hui
ting
xi
yang
wan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