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池送朱二

朝代: 唐诗     作者:孟浩然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复制
完善
高阳池送朱二-音频朗读
高阳池送朱二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荒凉,通过对比展现了世事无常的主题。诗人通过对习家池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场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生活已经不复存在。诗中的“一朝物变人亦非”和“空余草露湿罗衣”等句子,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复制
高阳池送朱二的赏析二
孟浩然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感慨,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诗中的“池边钓女日相随”和“澄波澹澹芙蓉发”等句子,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池塘边。而“意气豪华何处在”和“空为人所嗟”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复制
高阳池送朱二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孟浩然送别友人朱二时所作,通过对襄阳高阳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殷勤为访桃源路”和“予亦归来松子家”等句子,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孟浩然诗歌中的佳作。
复制
在襄阳昔日的繁荣时期,山中的隐士常常醉倒在习家的池塘边。池塘边的钓鱼女子每天相伴,打扮好后偷看自己的影子。清澈的水波荡漾着荷花开放,绿色的河岸上杨柳垂下。突然间,事物变化,人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四周变得荒凉,居住的人变得稀少。曾经的豪情壮志和奢华生活在哪里?只剩下草上的露水湿润着丝绸衣服。这个地方早上来送行的人,反而在这里放牧出征的马。出征的马分散飞去,太阳逐渐西斜,看到这些让人叹息。热情地寻找通往桃花源的路,我也将回到松树下的隐居之家。
复制
完善
昔:过去,往昔。 襄阳: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北省。 雄盛:形容地方繁荣昌盛。 山公:指山中的隐士或高人。 常:经常。 醉:醉酒。 习家池:习家,指习姓人家;池,指池塘。 钓女:钓鱼的女子。 相随:相伴,跟随。 妆成:打扮好。 照影:映照出影子。 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窥:偷看。 澄波:清澈的水波。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芙蓉:荷花。 发:开放。 绿岸:绿色的河岸。 参参: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垂:垂下。 一朝:突然,一时。 物变:事物变化。 人亦非:人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荒凉:荒芜,冷落。 住稀:居住的人很少。 意气:精神,气概。 豪华:奢华,富丽。 何处在:在哪里。 空余:只剩下。 草露:草上的露水。 湿罗衣:湿润的丝绸衣服。 朝来:早晨。 饯行者:送行的人。 翻向:反而。 牧征马:放牧出征的马。 征马:出征的马。 分飞:分散飞去。 日渐斜:太阳逐渐西斜。 见此:看到这些。 空为人所嗟:白白让人叹息。 殷勤:热情,周到。 为访:为了探访。 桃源路:指传说中的桃花源,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 予:我。 松子家:松树下的家,指隐居之地。
复制
完善
gao
yang
chi
song
zhu
er
meng
hao
ran
dang
xi
xiang
yang
xiong
sheng
shi
shan
gong
chang
zui
xi
jia
chi
chi
bian
diao
nyu
ri
xiang
sui
zhuang
cheng
zhao
ying
jing
lai
kui
cheng
bo
dan
dan
fu
rong
fa
lyu
绿
an
can
can
yang
liu
chui
yi
zhao
wu
bian
ren
yi
fei
si
mian
huang
liang
ren
zhu
xi
yi
qi
hao
hua
he
chu
zai
kong
yu
cao
lu
shi
湿
luo
yi
ci
di
zhao
lai
jian
xing
zhe
fan
xiang
ci
zhong
mu
zheng
ma
zheng
ma
fen
fei
ri
jian
xie
jian
ci
kong
wei
ren
suo
jie
yin
qin
wei
fang
访
tao
yuan
lu
yu
yi
gui
lai
song
zi
jia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