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朝代: 宋词
作者:欧阳修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复制
完善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音频朗读
下载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通过对西湖暮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繁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这几句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西湖,百花凋零,但西湖依然美丽。狼藉的落花,蒙蒙的柳絮,以及垂柳在阑干旁随风摇曳,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种美不是鲜艳张扬的,而是含蓄深沉的,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随着笙歌的消散,游人也纷纷离去,作者这才感到春天的寂寥和空旷。他垂下帘栊,独自静坐在屋内,望着窗外细雨中归来的双燕,心中充满了感慨。这种感慨既有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也有对人生易老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暮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繁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得益彰,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也展现了他深刻的人生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欧阳修词风清丽婉约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复制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的赏析二
春末景象:词的开篇“群芳过后西湖好”描绘了春天群花凋谢后西湖的景色,与其他描绘春花烂漫的作品不同,这里表现的是春末的景象。 细腻描写:“狼籍残红,飞絮濛濛”通过对落花和飞絮的描写,展现了春末特有的景色,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凋零之美。 孤寂之感:“垂柳阑干尽日风”通过对垂柳和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感觉。 繁华过后的感慨:“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表达了游人散去后,笙歌停止,词人开始感受到春天的空虚和寂寞。 细腻情感:“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结尾两句通过“帘栊”和“双燕”的意象,传达出词人对春天的细腻情感和对家的思念。
复制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通过对西湖暮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一种恬淡的闲适心境。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这几句描绘了西湖暮春时节的景色。百花凋零之后,西湖依然美丽,那些凋零的花瓣杂乱地落在地上,柳絮随风飘舞,轻盈而迷离。垂柳依依,栏杆在春风中静静伫立,仿佛也在欣赏这暮春的美景。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这几句则通过写人的活动,进一步反衬出西湖的静谧。当笙歌散尽,游人离去,词人突然感觉到春天的空寂和宁静。于是,他放下帘子,静静地欣赏这细雨中的西湖。这时,他看到双燕在细雨中归来,为这静谧的西湖增添了几分生机。 整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一种恬淡的闲适心境。在词人眼中,西湖的暮春虽然没有了百花争艳的繁华,但依然美丽动人。他在这静谧的西湖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慰藉,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复制
在各种花卉凋谢之后,西湖的景色依旧美好,残余的红色花瓣散乱一地,飘飞的柳絮在空中迷蒙。垂柳的栏杆整日都在春风中摇曳。 当奏乐的歌声消散,游人们纷纷离去,我才感觉到春天的天空变得空旷。我垂下窗帘,成双的燕子穿过细雨归来。
复制
完善
群芳:各种花卉。 狼籍:散乱的样子。 残红:指凋落的花瓣。 飞絮:飘飞的柳絮。 濛濛:形容密集的样子。 阑干:栏杆。 笙歌:泛指奏乐唱歌。 帘栊:窗帘。
复制
完善
cai
采
sang
桑
zi
子
·
qun
群
fang
芳
guo
过
hou
后
xi
西
hu
湖
hao
好
ou
欧
yang
阳
xiu
修
qun
群
fang
芳
guo
过
hou
后
xi
西
hu
湖
hao
好
,
lang
狼
ji
籍
can
残
hong
红
。
fei
飞
xu
絮
meng
濛
meng
濛
。
chui
垂
liu
柳
lan
阑
gan
干
jin
尽
ri
日
feng
风
。
sheng
笙
ge
歌
san
散
jin
尽
you
游
ren
人
qu
去
,
shi
始
jue
觉
chun
春
kong
空
。
chui
垂
xia
下
lian
帘
long
栊
。
shuang
双
yan
燕
gui
归
lai
来
xi
细
yu
雨
zhong
中
。
复制
完善
欧阳修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诉衷情·眉意
· 踏莎行·候馆梅残
· 生查子·元夕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