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茅津晚渡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江水、山峦、夕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人以“峡束春涛万丈深”开篇,用“万丈深”形容江水之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唤船人立石岩阴”和“棹声欸乃连山应”两句,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诗中的“宿雨乍收山积翠”和“夕阳倒射浪浮金”两句,用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美感。最后,诗人以“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作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茅津晚渡的赏析二
王翰的《茅津晚渡》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江水、山峦、夕阳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的渺小。诗人用“峡束春涛万丈深”和“宿雨乍收山积翠”等句,表现了江水的浩渺和山峦的翠绿,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的“棹声欸乃连山应”和“旗影悠扬隔水深”两句,通过声音和影子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动感和空间感。最后,诗人以“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作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
茅津晚渡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茅津晚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画面。诗人以“峡束春涛万丈深”开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水的浩渺和深邃。接着,诗人通过“唤船人立石岩阴”和“棹声欸乃连山应”两句,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对自然的呼唤和自然的回应。诗中的“宿雨乍收山积翠”和“夕阳倒射浪浮金”两句,用色彩的对比和光影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和动感。最后,诗人以“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作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译文
峡谷中的春水波涛汹涌,深不见底。在岩石的阴凉处,有人呼唤着船只。船桨划水的声音在山间回响,旗帜的影子在远处的水面上飘动。隔夜的雨刚刚停歇,山峦上树木更加翠绿。夕阳的余晖反射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金子一般。无论是从南来还是向北去的人,都在这江水的流逝中逐渐老去。江水浩渺,无论古今,它都这样向东流去,永不停息。
注释
峡束:峡,指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束,指约束,这里形容江水在峡谷中被约束,形成急流。
春涛:春天的波涛,指春天江水涨潮时的波涛汹涌。
万丈深:形容江水非常深。
唤船人:指在江边呼唤船只的人。
石岩阴:岩石的阴凉处。
棹声欸乃:棹,船桨;欸乃,象声词,形容桨声。
连山应:连绵的山峦回应桨声。
旗影:旗帜的影子。
悠扬:形容旗帜随风飘动的样子。
隔水深:隔着深深的江水。
宿雨:隔夜的雨。
乍收:刚刚停止。
山积翠:山峦上积满翠绿的树木。
夕阳:傍晚的太阳。
倒射:反射。
浪浮金:江面上波光粼粼,像金子一样。
南来北去:指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形容人们往来奔波。
人空老:人们在奔波中逐渐老去。
浩浩:形容江水浩渺无垠。
东流:向东流去的江水。
无古今:不分古今,意指江水的流逝不因时间而改变。
拼音
茅津晚渡-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