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

朝代: 宋词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如此 一作:如不)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复制
完善
南安军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南宋末年,面对国家危难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坚守的坚定信念。首句以梅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但随之而来的风雨却湿透了征衣,象征着国家的危难。诗人通过“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表达了自己孤身一人,面对国难的无奈和悲愤。最后两句“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更是表达了诗人宁愿饿死也不愿背离自己的信仰和志向。
复制
南安军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河的永恒和城郭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思。诗中的“饿死真吾志”反映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而“梦中行采薇”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仍然不忘国家的景象,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忠诚。
复制
南安军的赏析三
文天祥的这首诗充满了悲壮和坚定。从“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可以看出诗人在艰难的旅途中,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而“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绝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宁愿饿死也不愿背离自己的志向。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悲壮的美,是对文天祥不屈不挠精神的最好诠释。
复制
梅花盛开的季节,南北方向的道路上,风雨交加,湿透了行军的衣衫。越过山岭,是和谁一起出去?回到故乡,却是如此这般地回去。山川河流长久存在,而城墙和城内却一时之间变得面目全非。宁愿饿死,这是我真正的志向,在梦中我行走着,采食着野菜。
复制
完善
梅花:指梅花盛开的时节。 南北路:指南北方向的道路。 风雨:指风和雨。 湿征衣:指雨水湿透了行军的衣物。 出岭:指越过山岭。 同谁出:和谁一起出去。 归乡:指回到故乡。 如此归:如此这般地回去。 一作:指另一种版本,这里指“如不”。 山河:指山川河流,代表国家的疆土。 千古:指长久的时间。 城郭:指城墙和城内。 一时非:指一时的变迁。 饿死:指宁愿饿死。 真吾志:指我真正的志向。 梦中行采薇:指在梦中行走,采食野菜。
复制
完善
nan
an
jun
wen
tian
xiang
mei
hua
nan
bei
lu
feng
yu
shi
湿
zheng
yi
chu
ling
tong
shui
chu
gui
xiang
ru
ci
gui
(
ru
ci
yi
zuo
ru
bu
)
shan
he
qian
gu
zai
cheng
guo
yi
shi
fei
e
饿
si
zhen
wu
zhi
meng
zhong
xing
cai
we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