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的《中秋月》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碧落桂含姿”一句,以桂花的优雅姿态象征月亮的明亮,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接着诗人以“一年逢好夜”表达了中秋之夜的难得,而“万里见明时”则凸显了月亮的明亮,无论距离多远,都能照亮彼此的心。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团圆时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碧落”与“清秋”,“好夜”与“明时”,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好与明亮。诗人用“绝域行应久”和“高城下更迟”来表达自己身处异乡,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寂寞。而“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则是对普遍人性情感的深刻揭示,无论身处何地,相思之情总是难以割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中秋月》这首诗以中秋节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碧落桂含姿”和“清秋是素期”两句,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期待。而“一年逢好夜”和“万里见明时”则进一步强调了中秋之夜的珍贵,以及月亮的明亮。诗的后半部分“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和“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团圆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中秋节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