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朝代: 唐诗     作者:张祜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复制
完善
塞下曲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和英勇形象。首句“二十逐嫖姚”直接点明了士兵的年轻和边疆的少数民族,暗示了边疆战事的频繁。接着“分兵远戍辽”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分散驻守的艰苦环境。“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士兵们面对恶劣天气的坚韧和勇敢。最后两句“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则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敬佩之情,他们不需要儒生的空谈,而是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
复制
塞下曲的赏析二
《塞下曲》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士兵的视角,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士兵的英勇。诗中的“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两句,不仅描绘了边塞的严寒和士兵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守,也反映了士兵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则形象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紧张和忙碌,以及他们对武器和战马的依赖。最后,诗人以“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作为总结,强调了士兵们的实际行动比空谈更为重要,体现了对士兵们的尊重和赞美。
复制
塞下曲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士兵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士兵们的敬意。诗中的“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两句,展现了士兵们年轻而勇敢的形象,以及他们在边疆的艰苦生活。接着,“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士兵们面对恶劣环境的坚韧。而“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则通过具体的细节,表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紧张和忙碌。最后,“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作为结尾,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敬佩,也反映了诗人对实际行动的重视,以及对儒生空谈的批评。
复制
二十岁的士兵跟随边疆的少数民族,分散兵力去远方驻守辽东。 夜晚大雪纷飞,视线被雪遮挡,经过边塞;早晨冰面坚固,渡过河流。 迅速释放雕弓难以放下,骑着未经驯服的马还未驯服。 学识浅薄的儒生不值得一问,看向那挂在腰间的剑。
复制
完善
二十:指二十岁。 逐:追逐,这里指跟随。 嫖姚: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这里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分兵:分散兵力。 远戍:在远方驻守。 辽:指辽东,古代地名,今辽宁省一带。 雪迷:大雪纷飞,视线被雪遮挡。 经塞:经过边塞。 夜:夜晚。 冰壮:冰面坚固。 渡河:渡过河流。 朝:早晨。 促放:迅速释放。 雕:指雕弓,一种强弓。 难下:难以放下。 生骑:未经驯服的马。 未调:没有驯服。 小儒:指学识浅薄的儒生。 何足问:不值得一问。 看取:看向。 剑横腰:剑挂在腰间,表示随时准备战斗。
复制
完善
sai
xia
qu
zhang
hu
er
shi
zhu
piao
yao
fen
bing
yuan
shu
liao
xue
mi
jing
sai
ye
bing
zhuang
du
he
chao
cu
fang
diao
nan
xia
sheng
qi
ma
wei
diao
xiao
ru
he
zu
wen
kan
qu
jian
heng
yao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