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图景,诗人以高远的视角,展现了边关的辽阔和士兵的远征。接着“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士兵的同情和关切,他们面临的艰苦远超过内地的劳苦。诗中的“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通过对军队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壮丽和士兵的英勇。最后“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以一种期盼和平的愿望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向往。
高适的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士兵出征的描写,反映了唐代边塞的紧张局势和士兵的英勇。诗中“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环境,也表达了士兵离别家乡的悲壮。“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通过对军旗和官服的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士兵的忠诚。而“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则以一种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和国家和平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士兵的送别,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士兵的敬意。诗中的“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以边塞的高远和辽阔为背景,突出了士兵出征的悲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通过对边关和内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通过对军旗和官服的描绘,展现了士兵的英勇和忠诚。最后“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以一种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和国家和平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