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侍御谪闽中

朝代: 唐诗     作者:高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复制
完善
送郑侍御谪闽中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高适送别友人郑侍御被贬至闽中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安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用“谪去君无恨”开篇,直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被贬而心生怨恨,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人描绘了闽中的自然景色,既有秋天的萧瑟,也有夜晚的宁静,以及南方特有的云雾和湿热气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最后,诗人提醒友人在享受自然恩泽的同时,也要注意旅途中的困难和危险,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复制
送郑侍御谪闽中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不仅描绘了闽中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友人被贬后的孤独和寂寞。而“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理解。诗的结尾“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提醒,希望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同时也要小心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复制
送郑侍御谪闽中的赏析三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诗人通过对闽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怀。诗中的“云山合”和“瘴疠和”不仅描绘了南方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的“雨露”和“风波”则象征着君王的恩泽和生活中的困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复制
你被贬谪去闽中,请不要怨恨,那里我曾经去过。 大概在秋天,大雁很少,夜晚却常常听到猿猴的叫声。 通往闽中的东路上,云雾缭绕,山峦重叠。 南方的天空下,湿热的气候和疾病与自然和谐相处。 你应当会得到君王的恩泽,去吧,但要小心途中的困难和危险。
复制
完善
谪:贬谪,指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君:指郑侍御,即郑某,侍御是官职名。 闽中:指福建省一带,古称闽中。 大都:通常,大概。 雁:大雁,候鸟,秋天南飞。 猿:猿猴,这里可能指猿猴的叫声。 东路:指通往闽中的东路。 云山合:云和山相接,形容山高云绕。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 瘴疠:瘴气和疫病,这里指南方的湿热气候和疾病。 和:和谐,这里可能指与自然和谐共处。 雨露:比喻君王的恩泽。 风波:比喻困难和危险。
复制
完善
song
zheng
shi
yu
zhe
min
zhong
gao
shi
zhe
qu
jun
wu
hen
min
zhong
wo
jiu
guo
da
du
qiu
yan
shao
zhi
shi
ye
yuan
duo
dong
lu
yun
shan
he
nan
tian
zhang
li
he
zi
dang
feng
yu
lu
xing
yi
shen
feng
bo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