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朝代: 唐诗     作者:高适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复制
完善
塞上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以“东出卢龙塞”开篇,点明了出发的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心情。接着,诗人用“亭堠列万里”和“汉兵犹备胡”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表现了唐朝军队的警惕和备战状态。诗中的“边尘涨北溟”和“虏骑正南驱”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紧迫感。诗人在后半部分通过对李将军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复制
塞上的赏析二
《塞上》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诗中的“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惟昔李将军”的追忆,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也寄托了对国家强盛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复制
塞上的赏析三
高适的《塞上》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边塞诗。诗中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的荒凉。诗人以“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开篇,表达了自己作为客人的孤独和对战争的忧虑。诗中的“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和“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生动地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战争的激烈。诗人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李将军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复制
从东边出发,越过卢龙关,心情开阔而孤独。烽火台沿着万里边疆排列,唐朝的军队还在防备着北方的胡人。边疆的尘埃弥漫如同海水,敌军的骑兵正在向南进攻。战争的转移和变化,难道这是长久之计吗?通过婚姻联姻来和解,也不是长远的计划。回想过去,李将军按照节令从京城出发,统领军队在广阔的沙漠中作战,一次战斗就捉住了敌军的首领。我常常怀着感激的心情,愿意效仿那些灵活多变的策略。靠在剑上,想要对谁说,边关和河流空旷而曲折。
复制
完善
东出:从东边出发。 卢龙塞:指卢龙关,古代长城的一个关口,在今天河北省。 浩然:形容心情开阔,意气风发。 客思孤:指诗人作为客人,心情孤独。 亭堠:古代边防的烽火台。 列:排列。 汉兵:指唐朝的军队,这里用“汉”代指唐朝。 犹备胡:仍然防备北方的胡人,即突厥等民族。 边尘:边疆的尘埃。 涨北溟:形容尘埃如同海水一般弥漫。 虏骑:指敌军的骑兵。 正南驱:正向南方进攻。 转斗:指战争的转移和变化。 岂长策:难道这是长久之计吗? 和亲:指通过婚姻联姻来和解。 非远图:不是长远的计划。 惟昔:指过去。 李将军:指汉朝名将李广。 按节:按照节令。 出皇都:从京城出发。 总戎:统领军队。 扫大漠:指在广阔的沙漠中作战。 一战擒单于:一次战斗就捉住了敌军的首领。 常怀:常常怀着。 感激心:感激的心情。 愿效:愿意效仿。 纵横谟:指灵活多变的策略。 倚剑:靠在剑上。 欲谁语:想要对谁说。 关河:指边关和河流。 空郁纡:形容景色空旷而曲折。
复制
完善
sai
shang
gao
shi
dong
chu
lu
long
sai
hao
ran
ke
si
gu
ting
hou
lie
wan
li
han
bing
you
bei
hu
bian
chen
zhang
bei
ming
lu
qi
zheng
nan
qu
zhuan
dou
qi
chang
ce
he
qin
fei
yuan
tu
wei
xi
li
jiang
jun
an
jie
chu
huang
dou
zong
rong
sao
da
mo
yi
zhan
qin
chan
yu
chang
huai
怀
gan
ji
xin
yuan
xiao
zong
heng
mo
yi
jian
yu
shui
yu
guan
he
kong
yu
yu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