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旧时月色

朝代: 宋词     作者:姜夔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复制
完善
暗香·旧时月色-音频朗读
暗香·旧时月色的赏析一
这首词是姜夔自度曲,共有二首,这是第一首。白石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赴苏州谒范成大,居范石湖别墅,与成大交游论乐,相得甚欢。白石作词以范成大调谑、索句,成大遂命家中歌妓习唱,音节谐婉动听。白石感其知遇之恩,又作《疏影》一首以赠。白石调名《暗香》,取意于林逋咏梅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成大调名《疏影》,取意于杜甫咏柏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此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可分为五层。从开头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对过去赏梅及创作咏梅词情事的追忆。那时是“旧时月色”照人,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去攀折梅花,写得何其轻松,何其欢快。从“何逊而今渐老”至上片结束为第二层,主要写现在的情事和感慨。词人如今老态渐显,已忘却了当年春风得意时写咏梅佳句的词笔了,但只觉得竹外梅花,其香冷入瑶席,撩人情思,惹人愁怨。从“江国”至上片“耿相忆”处为第三层,主要写别离相思之情。江国寂寥,雪意凄迷,只好叹息着寄梅与远人,却又路遥雪积,难以到达。翠尊易泣,红萼无言,只能相顾耿然长忆。从“长记曾携手处”至上片结束为第四层,主要写昔日赏梅的情景。那时携手共游,千树梅花,西湖寒碧,何等令人难忘。最后两句为第五层,主要写别后对梅花飞落的惆怅和感伤。片片梅花飞尽,何时得见?言外之意,颇有感慨。 此词用事繁富,密而不滞,显示出白石词风的雅致特色。全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白石写梅,正是以此寄托身世之感,家国之恨。白石青年时曾两次应礼部试均落第,以后虽漫游江淮吴越等地,然大都寄人篱下,未得展其抱负。白石于绍熙二年(1191)到苏州谒范成大,成大欣赏其文才,荐其于朝,然终未被用,故白石心中亦不无憾恨。白石于庆元二年(1196)又赴越州谒朱熹,不得见而返,在吴兴与白石相遇,白石有《石湖仙》词记其事。白石于嘉泰元年(1201)再度赴杭应试,仍不第,遂定居于西湖。白石于嘉泰四年(1204)死于西湖,享年不过五十岁。综观白石一生,虽不乏名公臣卿与之交游,然皆似未成深契。白石一生布衣,且“四海漂零,一生憔悴”(《长亭怨慢》)。其“惆怅年华暗换,点消魂,对影三人”(《杏花天影》)之叹,也可以说是其一生之写照。故白石之咏梅,在在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白石多咏梅,正是以梅之品格自喻。白石词多写身世之感、家国之恨,又往往以婉曲的方式表之,故显得“清空骚雅”。此词也不例外。此词艺术造诣确有独到之处。论意境乃如梦如幻,梦中有梦,幻中有幻。好境界,须从曲折幽微处得来,如游仙枕上之梦,如佛家一念之悟。论意脉则如裁云缝月,无迹可求。论声情则如敲金戛玉,极为美听。论锤炼则字字敲打得响,笔笔洗得净。洗尽铅华,自见真色,这正是白石词的长处。
复制
暗香·旧时月色的赏析二
这两首词作是姜夔的代表作,通过描绘梅花的幽香和疏影,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词中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在序言中,姜夔描述了自己在辛亥年冬天访问石湖,并创作了这两首词。石湖对这两首词非常喜爱,让乐工和歌妓学习演唱,其音节和谐,故命名为《暗香》和《疏影》。 《暗香》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词中的“旧时月色”和“梅边吹笛”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而“唤起玉人”则表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疏影》则通过对梅花疏影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慨。词中的“江国正寂寂”和“夜雪初积”增添了一种清冷的美感,而“长记曾携手处”则透露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两首词都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这两首词体现了姜夔作为南宋词人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的美学理念。
复制
暗香·旧时月色的赏析三
这首词是姜夔在拜访范成大期间所创作的新声乐府中的两首之一。它写的是咏梅之情,寄托的是今昔之慨。全词意境幽远,格调高雅,将咏物、抒情、写景融为一体,用空灵笔调抒写真情实感,细腻幽微,空灵含蓄。 上片以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追忆,写出了词人与情人过去的幸福生活与今日飘零凄苦的不同,抒发了词人深挚的忆念之情。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三句,用问句形式,言词人旧时赏梅曾吹笛,笛声与月色、梅影交织成的美景留在词人心中。“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二句,通过回忆写从前赏梅,总是妻子为他攀折梅花,刻画了当时伉俪情深、幸福欢乐的生活。“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二句,词人自叹如今渐渐老去,往日春风得意,吟咏风月的心情全已消失了。正如杜甫所说:“老去诗篇浑漫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二句,以景结情,以竹外梅花,暗香浮动,传入瑶席,来写自己今日之悲,与起笔“旧时月色”遥相呼应。 下片由咏梅转入抒情,写离别相思之苦。 “江国,正寂寂”三句,以想象之笔,写范成大所居之处的寂寞环境。因人已离去,故觉寂寂,因夜雪初积,故觉道路遥远。“翠尊”二句,词人借酒消愁,但酒杯易空,愁却难遣,只有红梅花在默默无言地散发着清香,勾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这是以梅花衬托寂寥心绪。“长记曾携手处”四句,词人想象范成大也一定深深怀念他们曾携手同游西湖的美好时光,那时节,千树梅花盛开,西湖一片碧绿。此回忆往日欢游,更反衬出今日之悲。结尾二句,以问句的形式,言梅花片片吹落,何时得见?言外之意,何时能重见范成大呢?表现了词人对范成大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词艺术造诣确有独到之处,论意境乃如梦如幻,梦中有梦,幻中有幻。好的诗词应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词做到了。论声韵则如珠走盘,流转自如,高低错落,美妙得使人陶醉。论遣词用字则精准、熨贴,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妙手天成,不可更易。
复制
在辛亥年的冬天,我乘着雪来到了石湖。住了一个月后,我拿出纸笔请求写诗,并创作了这两首新的曲调。石湖对这两首词非常喜欢,他让乐工和歌妓学习演唱,其音调和谐,旋律优美,于是他给这两首词命名为《暗香》和《疏影》。 旧时的月色,算起来曾经多少次照着我,在梅花旁边吹笛?那时的我,不顾清冷,唤醒了如玉的美人,一起攀摘梅花。而今我像何逊一样渐渐老去,已经忘记了春风中挥笔填词的技巧。我只是奇怪,竹林外的几枝疏落的梅花,为何它们的香气如此清冷,渗透进了精美的席子。 在这寂静的江国,我感叹着路途遥远,无法寄送思念,夜雪刚刚开始堆积。我举起翠绿色的酒杯,容易感伤落泪,红色的花萼默默无言,我们彼此深深地怀念。我永远记得我们曾经携手走过的地方,那里有千树的梅花,压在西湖寒冷而碧绿的水面上。而现在,梅花的花瓣被风吹落,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复制
完善
辛亥之冬:指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的冬天。 石湖:指范成大,南宋诗人,号石湖居士。 授简索句:给予纸笔,请求写诗。 新声:新的曲调。 工妓:指乐工和歌妓。 音节谐婉: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何逊:指南朝梁诗人何逊,以咏梅著称。 瑶席:指精美的席子。
复制
完善
an
xiang
·
jiu
shi
yue
se
jiang
kui
xin
hai
zhi
dong
yu
zai
xue
yi
shi
hu
zhi
ji
yue
shou
jian
suo
ju
qie
zheng
xin
sheng
zuo
ci
liang
qu
shi
hu
ba
wan
bu
yi
shi
使
gong
ji
li
xi
zhi
yin
jie
xie
wan
nai
ming
zhi
yue
an
xiang
shu
ying
jiu
shi
yue
se
suan
ji
fan
zhao
wo
mei
bian
chui
di
huan
qi
yu
ren
bu
guan
qing
han
yu
pan
zhai
he
xun
er
jin
jian
lao
dou
wang
que
chun
feng
ci
bi
dan
guai
de
zhu
wai
shu
hua
xiang
leng
ru
yao
xi
jiang
guo
zheng
ji
ji
tan
ji
yu
lu
yao
ye
xue
chu
ji
cui
zun
yi
qi
hong
e
wu
yan
geng
xiang
yi
zhang
ji
ceng
xie
shou
chu
qian
shu
ya
xi
西
hu
han
bi
you
pian
pian
chui
jin
ye
ji
shi
jian
de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