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

朝代: 唐诗     作者:李商隐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复制
完善
贾生-音频朗读
贾生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的怀古,寄托了诗人对当时现实的深刻感叹。 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诗人以汉代宣室求贤的历史典故开篇,点明了贾谊的才华与遭遇。宣室是汉代未央宫前殿正室,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汉文帝曾在此召见贾谊,询问鬼神之事。然而,诗人用“求贤访逐臣”这样的字眼,既突出了贾谊的才华,也暗示了他被贬谪的命运。 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诗人进一步赞美贾谊的才华,认为他的才情无人能及。这是对贾谊文学成就的肯定,也寄寓了诗人对贾谊的敬仰之情。 后两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笔锋一转,通过描绘汉文帝夜半召见贾谊,却只询问鬼神之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贾谊命运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里的“可怜”二字,既是对贾谊才华被埋没的叹息,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而“不问苍生问鬼神”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统治者对民生问题的忽视,讽刺意味十足。 整首诗通过对贾谊的怀古,寄托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叹。诗人以贾谊的遭遇为引子,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埋没、民生疾苦等种种问题,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民生的关切。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贾谊的才华,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复制
贾生的赏析二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皇帝在宣室(未央宫前殿的正室)寻求贤才,访问了被贬谪的臣子。贾谊(字贾生)的才华和气质更是无与伦比。 这两句赞扬了汉文帝求贤若渴的态度,同时也高度评价了贾谊的才华。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惜在夜半时分,文帝空着座位,却没有利用这个机会询问治国之道,而是询问了关于鬼神的事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帝的不满,认为他浪费了与贾谊这样才华横溢的大臣深入探讨国家大事的机会,反而关注了无关紧要的鬼神之事。这里的“可怜”既有对文帝的讽刺,也有对贾谊才华被忽视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表面上是批评汉文帝,实际上是在暗讽当时的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不关心百姓疾苦。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对政治现实的失望。这首诗语言含蓄,寓意深刻,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复制
贾生的赏析三
《贾生》是李商隐以西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贾谊(贾生)的故事为背景所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比贾谊的才华和汉文帝对他的使用,表达了对贾谊未能尽其才的惋惜,以及对统治者不能善用人才的批评。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描绘了汉文帝在宣室(皇宫中的一个房间)中寻求贤才,特意访问了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贾生才调更无伦”赞扬了贾谊的才华无与伦比。然而,接下来的“可怜夜半虚前席”却转折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因为尽管他被召见,却未能在半夜的谈话中得到实质性的重用。最后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则直接批评了汉文帝,指出他关心的是鬼神之事,而非百姓的疾苦,暗示贾谊的政治才能未被用于正途。
复制
在宣室中寻求贤才,特意访问了被贬的贾谊,他的才华和格调无与伦比。可惜在夜半时分白白地坐在前面,汉文帝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却询问关于鬼神的事情。
复制
完善
宣室:汉代皇宫中的一个房间。 求贤:寻求贤才。 逐臣:被贬或流放的官员,这里指贾谊。 才调:才华。 前席:指靠前的座位,这里指贾谊被召见时的位置。 苍生:指百姓。
复制
完善
jia
sheng
li
shang
yin
xuan
shi
qiu
xian
fang
访
zhu
chen
jia
sheng
cai
diao
geng
wu
lun
ke
lian
ye
ban
xu
qian
xi
bu
wen
cang
sheng
wen
gui
shen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