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朝代: 唐诗     作者:刘长卿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复制
完善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音频朗读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月桃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机错过的惋惜。诗人用“四月深涧底”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背景,桃花的盛开与深涧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意。“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两句,诗人以春风为媒介,表达了对桃花的偏爱。而“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意境无法传达的无奈。最后两句“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则是对李侍郎的劝诫,提醒他不要错过欣赏这美好景色的时机。
复制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的赏析二
刘长卿的这首诗,以桃花为载体,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描绘了一幅春天深谷中桃花盛开的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然而,诗人接着用“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表达了对桃花盛开的偏爱,也暗示了美好事物往往不易被世人发现。“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则是诗人对这种美好意境无法言传的无奈和惋惜。最后,诗人以“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作为结尾,既是对李侍郎的提醒,也是对所有错过美好事物的人的警示。
复制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刘长卿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人生机遇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中的“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言传的遗憾,而“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则是对李侍郎的劝诫,提醒他要珍惜眼前人,不要错过生活中的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复制
在四月的深谷底部,桃花正要盛开。难道不知道地势低洼,因此春风也偏爱这里吗?这种意境真是值得惋惜,但没有人能够传达这种情感。如果你错过了时机,没有欣赏到,那么这些桃花的美丽就只能白白地展现在幽静的树林前了。
复制
完善
四月:指农历四月,通常在公历的5月左右。 深涧:指深谷或深溪。 底:指底部。 桃花:桃花,春天开的花。 方欲然:正要盛开的样子。 宁知:难道知道。 地势:地理形势。 遂使:因此使得。 春风:春天的风。 偏:偏向,偏重。 此意:指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堪惜:值得惋惜。 无言:没有言语。 谁为传:谁能够传达。 过时:错过时机。 君:指对方,这里指李侍郎。 未赏:没有欣赏。 空媚:白白地美丽。 幽林:幽静的树林。
复制
完善
za
yong
ba
shou
shang
li
bu
li
shi
lang
·
wan
tao
liu
zhang
qing
si
yue
shen
jian
di
tao
hua
fang
yu
ran
ning
zhi
di
shi
xia
sui
shi
使
chun
feng
pian
ci
yi
po
kan
xi
wu
yan
shui
wei
chuan
guo
shi
jun
wei
shang
kong
mei
you
lin
qian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