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幼子

朝代: 唐诗     作者:孟郊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复制
完善
悼幼子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一闭黄蒿门”开篇,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幼子离世的悲痛。接着,“不闻白日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诗人的心境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无奈和哀伤。最后,“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幼子的愧疚和哀思,泪水洒在北原上,象征着诗人无尽的悲伤和对幼子的怀念。
复制
悼幼子的赏析二
孟郊的《悼幼子》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一位父亲对早逝孩子的深切怀念。诗中的“一闭黄蒿门”不仅是对家门的关闭,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封闭,诗人选择与世隔绝,沉浸在对幼子的思念之中。“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传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普遍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未能继续养育孩子的自责和对失去孩子的深切悲痛。
复制
悼幼子的赏析三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一闭黄蒿门”和“不闻白日事”两句,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哀伤的氛围中。“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以自然界的景象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消逝和死亡的归宿。而“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未能继续陪伴幼子成长的遗憾和对幼子的深切思念。最后,“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将哀思寄托于广阔的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和对幼子的永恒怀念。
复制
我关上了家门,不再关心世间的琐事。孩子的生命力消散,如同风一般无影无踪,他的身体最终归于大地。我感到自己辜负了十年来对他的养育之恩,欠下了他无数的泪水。我将这些泪水洒在北方的原野上,不需要等到秋风来临。
复制
完善
闭:关闭,这里指关闭家门。 黄蒿: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荒凉的景象。 白日事:日常的俗事。 生气:生命力,生机。 散成风:指生命力消散,如同风一般无形。 枯骸:指尸体。 化为地:指尸体最终归于大地。 负:辜负。 十年恩:指诗人对幼子的养育之恩。 欠:欠下。 千行泪:形容泪水之多。 洒:洒落。 北原:指北方的原野。 不待:不等待,这里指不等秋风来扫。
复制
完善
dao
you
zi
meng
jiao
yi
bi
huang
hao
men
bu
wen
bai
ri
shi
sheng
qi
san
cheng
feng
ku
hai
hua
wei
di
fu
wo
shi
nian
en
qian
er
qian
xing
lei
sa
zhi
bei
yuan
shang
bu
dai
qiu
feng
zh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