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傍晚与友人在沅溪边的竹林中饮酒作乐的场景。诗人通过“足凉风”表达了夏日的清凉,通过“春酒相携就竹丛”描绘了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尽管诗人可能因政治原因被贬,但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忧愁,而是以“青山明月不曾空”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王昌龄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夏日的清凉与春天的酒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愉悦的氛围。诗中的“莫道弦歌愁远谪”表达了诗人对于被贬生活的豁达态度,他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失意之中,而是选择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最后一句“青山明月不曾空”则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永恒,无论人世间的变迁如何,自然总是在那里,给人以慰藉。
这首诗反映了王昌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的困境时,诗人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沉沦,而是选择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与友人的欢聚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态度在“青山明月不曾空”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显示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失乐观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