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二首·其一

朝代: 唐诗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复制
完善
少年行二首·其一-音频朗读
少年行二首·其一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少年侠客的英姿,展现了他们面对国家危难时的英勇和豪情。诗中的“白马如流星”形象生动,传达了少年们行动迅速、果断的品质。而“气高轻赴难”则体现了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精神。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热血沸腾的气氛,激励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
复制
少年行二首·其一的赏析二
王昌龄的这首诗以少年侠客的形象为载体,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赞美。诗中的“青槐夹两路”和“白马如流星”两句,通过自然景物和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背景,为少年侠客的出场做了铺垫。而“闻道羽书急”和“单于寇井陉”则直接点明了国家面临的危机,少年侠客们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展现了他们的英雄本色。最后一句“谁顾燕山铭”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他们对功名看淡,更重视国家和民族大义的高尚情操。
复制
少年行二首·其一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侠客的描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尚武精神和对英雄的崇拜。诗中的少年们不仅有着英俊的外表,更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展现了唐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诗中对“燕山铭”的提及,也反映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英雄不会过分追求个人的名利,而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复制
年轻的侠客们在西陵送别客人,经过长长的亭子。 槐树青翠,夹在两条道路之间,白马奔驰如同流星划过。 听说有紧急的军情,匈奴的首领侵犯了井陉。 他们意气风发,轻易地面对困难,谁还会顾及燕山的功名。
复制
完善
西陵:古代地名,指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陵墓区。 侠少:指年轻有为、有侠义精神的少年。 长亭:古代道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 青槐:指槐树,青色,形容槐树的嫩绿。 夹:夹道,指两边。 两路:指两条道路。 白马:白色的马,常用来象征高贵或英雄。 流星:形容速度极快,如同流星划过夜空。 闻道:听说。 羽书:古代用来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因其上插有鸟羽,故称。 急:紧急。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称号。 寇:侵犯。 井陉: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通道。 气高:意气风发,志气高昂。 轻:轻易,不以为重。 赴难:面对困难或危险。 谁顾:谁还会顾及。 燕山铭:燕山,指今北京市北部的山脉;铭,指刻在石碑上的铭文,这里指功名。
复制
完善
shao
nian
xing
er
shou
·
qi
yi
wang
chang
ling
xi
西
ling
xia
nian
shao
song
ke
guo
chang
ting
qing
huai
jia
liang
lu
bai
ma
ru
liu
xing
wen
dao
yu
shu
ji
chan
yu
kou
jing
xing
qi
gao
qing
fu
nan
shui
gu
yan
shan
ming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