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四首》通过对边塞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辛。诗中“蝉鸣空桑林”和“处处黄芦草”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而“八月萧关道”和“出塞入塞寒”则传达了边塞的寒冷和战士的孤独。诗人用“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来比喻战士们面临的严峻考验,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则直接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剧。
这组诗通过战士的视角,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战士牺牲的哀悼。“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反映了战士们与沙尘共老的悲壮命运,而“去者无全生”则直接指出了战争的残酷性,许多战士一去不复返。诗人通过“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来悼念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领,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悲悯。
《塞下曲四首》也从政治角度对战争进行了批判。诗中“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和“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揭示了朝廷征兵的宏大场面,而“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则批判了这种政治行为对人民生命的漠视。诗人通过“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来表达对功勋被忽视和兵力被分散的不满,而“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则对继续派遣士兵去边塞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