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首页
唐诗
宋词
其他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朝代: 宋词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复制
完善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音频朗读
下载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赏析一
词的上片以“绿树听鹈鴂”开篇,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但随后的“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则转入了对离别的哀伤。词中“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奈和哀怨。“算未抵、人间离别”则将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加深了词的情感深度。 下片“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通过历史典故,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将军百战身名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壮感。“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则通过描绘易水边的景象,暗喻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最后,“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和“谁共我,醉明月”以啼鸟和明月作为意象,表达了词人深沉的孤独和对理想的执着。
复制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赏析二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借送别茂嘉十二弟,抒发词人壮志未酬的激昂悲愤之情。 词的上片,词人从别宴写起,借鹈鴂、鹧鸪、杜鹃等啼声,烘托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同时,词人又巧妙地运用典故,通过描写王昭君出塞、陈皇后长门宫辞别汉武帝等历史场景,进一步增添了离别的悲情色彩。词人用这些历史典故,既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深深痛苦,也暗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词的下片,词人借描写李陵送别苏武、荆轲辞别燕太子丹等历史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壮志未酬的悲愤。词人用“将军百战身名裂”等词句,描绘出李陵和苏武离别时的悲壮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身败名裂的愤懑之情。词人又用“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等词句,营造出一种肃杀、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词的情感色彩。 最后,词人用“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愤已经达到了极点,连啼鸟都知道他的恨意,而词人自己则只能以泪洗面,痛不欲生。结尾的“谁共我,醉明月”则表现出词人孤独无助的境地,他无法找到知音,只能独自饮酒消愁,对着明月寄托自己的悲愤之情。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痛苦,也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激昂悲愤之情,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词作。
复制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赏析三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是一首送别词,茂嘉是作者的族弟,其先世为北宋名臣范纯仁之后,南宋时迁居金陵,因此辛弃疾在词中称金陵为“旧时王谢”。张栻帅江陵时,作者曾前去探访,茂嘉时在其幕中。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此词是稼轩词中别调,艺术造诣甚高。全词慷慨悲凉,抒情缠绵悱恻,悲歌慷慨,顿挫抑扬,起伏多变,成功地表达了作者与族弟茂嘉的惜别之情。 上片开头五句:“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说它是“赋”,因为它写送别茂嘉,是在春去夏来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三种鸟声,是写实。鹈鴂,一说是杜鹃,一说是伯劳,辛弃疾取伯劳之说;说它是“兴”,因为它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故暗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以兴下文“苦恨”句。鹧鸪鸣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传说为蜀王望帝失国后魂魄所化,常悲鸣出血,声像“不如归去”。词同时用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感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上下文转接的关键。它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一比较,以抑扬的手法承上启下,为下文出的“别恨”作了铺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两句,分别用两个典故。前一个典故写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后一个典故写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金阙”,幽居长门宫。词人用这两个典故,是写南宋朝廷遣散兵卒和放逐宫女的不幸遭际。“看燕燕,送归妾”,用《诗经·邶风·燕燕》中“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诗意,以喻茂嘉之离国。词人用这些典故,都是实写,不是虚指,典中藏意,意在言外。 下片,“将军百战身名裂”一句,笔势劲折,与上片大不相同。其中蕴含两个典故:一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说廉颇“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二是《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历事汉景帝、武帝,战功显赫,而不得封侯,官最高不过九卿。他的部下军吏及士卒却多以军功取封侯。司马迁在为李广作传时,对这种现象深抱不平,引《论语》语云:“‘使乎!使乎!’言差人可也。”是说李广不为朝廷所重用,只可在边塞防守而已。这两件事本来互不相关,但辛弃疾把它们组织在一起,却表现了南宋统治者的不恤将帅,埋没人才,故词云“身名裂”。这种裂人心肺的慨叹,是词人发自肺腑的呼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一句,引用了《汉书·李广苏建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汉朝使者用诈术使他得归。他出使时随从百余人,归国时只剩常惠等数人,出使时持节杖,归国时已节旄尽落。他归汉后,汉武帝已死,只好上书汉昭帝。在上书里,他讲到他在匈奴听说汉朝使者来,曾到河边去遥望。使者到后,他不相信
复制
绿树中传来鹈鴂的叫声,怎能忍受鹧鸪的啼声停歇,杜鹃的哀鸣又如此悲切。鸟儿啼叫直到春天归去无踪影,我对春天的美景消逝感到无比遗憾和愤恨,这都比不上人世间的生离死别。王昭君马上弹奏琵琶,离别了边疆;陈阿娇(汉武帝的皇后)从长门宫出发,辞别了皇宫。看着燕子送别归去的妾室。 身经百战的将军名声破裂。向着河梁回头望去,万里之外故人已永别。易水边西风萧瑟,寒冷刺骨,满座的衣冠如同披上了雪白的丧服。正当壮士的悲歌尚未唱完,啼鸟似乎也理解这样的悲伤,想来不是清泪长流,而是泣血不止。谁能够与我一同醉倒在这明月之下?
复制
完善
鹈鴂:一种鸟,叫声凄切。 鹧鸪:一种鸟,常在春末夏初鸣叫,声音悲凉。 杜鹃:一种鸟,叫声凄厉,常被用来象征离别。 马上琵琶:指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长门:汉代宫殿名,此处指皇宫。 翠辇:皇帝的车驾。 金阙:指皇宫。 易水:河流名,常用来象征壮士离别。
复制
完善
he
贺
xin
新
lang
郎
·
bie
别
mao
茂
jia
嘉
shi
十
er
二
di
弟
xin
辛
qi
弃
ji
疾
lyu
绿
shu
树
ting
听
ti
鹈
jue
鴂
。
geng
更
na
那
kan
堪
、
zhe
鹧
gu
鸪
sheng
声
zhu
住
,
du
杜
juan
鹃
sheng
声
qie
切
。
ti
啼
dao
到
chun
春
gui
归
wu
无
xun
寻
chu
处
,
ku
苦
hen
恨
fang
芳
fei
菲
dou
都
xie
歇
。
suan
算
wei
未
di
抵
、
ren
人
jian
间
li
离
bie
别
。
ma
马
shang
上
pi
琵
pa
琶
guan
关
sai
塞
hei
黑
,
geng
更
zhang
长
men
门
、
cui
翠
nian
辇
ci
辞
jin
金
que
阙
。
kan
看
yan
燕
yan
燕
,
song
送
gui
归
qie
妾
。
jiang
将
jun
军
bai
百
zhan
战
shen
身
ming
名
lie
裂
。
xiang
向
he
河
liang
梁
、
hui
回
tou
头
wan
万
li
里
,
gu
故
ren
人
zhang
长
jue
绝
。
yi
易
shui
水
xiao
萧
xiao
萧
xi
西
feng
风
leng
冷
,
man
满
zuo
座
yi
衣
guan
冠
si
似
xue
雪
。
zheng
正
zhuang
壮
shi
士
、
bei
悲
ge
歌
wei
未
che
彻
。
ti
啼
niao
鸟
hai
还
zhi
知
ru
如
xu
许
hen
恨
,
liao
料
bu
不
ti
啼
qing
清
lei
泪
zhang
长
ti
啼
xue
血
。
shui
谁
gong
共
wo
我
,
zui
醉
ming
明
yue
月
。
复制
完善
辛弃疾
该作者其他古诗词
·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青玉案·元夕
· 清平乐·村居
>
·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分享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