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的赏析一
辛弃疾在这首诗中以青山和万马为意象,通过“青山欲共高人语”开篇即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愿望,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联翩万马来无数”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胸中的豪情。而“烟雨却低回”则转换了情绪,表达了一种等待和期盼的心境。诗末“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通过沙鸥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的赏析二
这首词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名为《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词中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青山、万马、烟雨等自然景象,以及词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开篇两句,词人借青山和高人的意象,以及万马奔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壮阔而高远的意境。词人似乎想要与这青山和高人共语,但又觉得万马奔腾,无法靠近。这里既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接着两句,词人描绘了烟雨低垂的景象,似乎是在回应之前的万马奔腾,但又显得更为朦胧和低沉。词人望着这烟雨,期待它能够带来某种变化或启示,但最终却发现它始终无法到来。这里表现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失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下片开头两句,词人突然转到自身,提到人们常说愁绪会使头发变白。这里词人借头发变白这一生理现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愁和焦虑。词人似乎觉得自己的忧愁无法排解,只能化作白发,不断增多。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最后两句,词人以沙鸥自喻,表现出一种自嘲和无奈的态度。他拍手笑沙鸥,似乎是在嘲笑沙鸥的忧愁,但实际上也是在嘲笑自己的忧愁。词人觉得自己就像这沙鸥一样,一身都是忧愁,无法摆脱。这里既表现了词人的幽默和自嘲,也透露出了他内心的沉重和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高远,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身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的赏析三
这首词通过描绘青山、万马、烟雨等自然景象,以及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无奈。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这两句词中,青山似乎想要与高人(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某位智者)对话,而万马则联翩而至,仿佛有无数的事情即将发生。这里的“万马”可能象征着纷至沓来的思绪或问题。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然而,烟雨(这里可能暗指现实中的困境或烦恼)却低回徘徊,让人期待的事情始终未能到来。这种期待与失望交织的情感,让人感到无比焦虑和无奈。
下片,“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人们常说,人的头发会在忧愁中变白。这里的“头上发”可能暗指作者的年华和青春,而“愁中白”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压力和忧愁。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最后两句,作者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自嘲。他拍手笑着对沙鸥说,你看我一身都是愁。这里的沙鸥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而作者却一身愁绪,无法摆脱。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愁苦。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烦恼,让人深思。
译文
青山似乎想要与那些高尚的人交谈。如同万马奔腾,连续不断地涌现,声势浩大。然而,朦胧的细雨却让我徘徊不前。我期待的景象终究没有出现。
人们说头上的白发,总是在忧愁中变白。我轻松地拍手笑着,看着那些沙鸥,仿佛它们身上也承载着世间的忧愁。
注释
高人:指品德高尚或有超脱世俗境界的人。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万马:形容声势浩大,如同万马奔腾。
来无数:形容数量众多。
烟雨:指朦胧的细雨。
低回:徘徊,流连。
望来终不来:形容期待中的事物或人始终没有出现。
人言:人们说。
总向愁中白:总是因为忧愁而变白。
拍手笑:形容轻松愉快的样子。
沙鸥:一种水鸟,常被用来象征自由。
拼音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音频朗读